1)第100章 大盾_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毅接着去铁炉现场看了下。

  上百个男女在工匠的指挥下正在运石,据现场那工匠介绍,这炉子建成后,高达五米,全身用石头建成,以牛石头为内壁,简石头为炉门,用黑沙(铁砂)做原料。

  这工匠选的地方也挺不错,远离海边,附近有山石,铁炉在山石中间。

  如果用铁砂练铁的话,每炉可以装矿砂两千斤,一小时出产600斤生铁,一天八小时就是4800斤生铁,产量算是比较高的。

  但丁毅现在手上没铁矿,都是买来的生铁。

  暂时用来练熟铁,五炉之后,成为熟铁,再炼九炉,便可以成为钢。

  生铁只能做头盔,所以丁毅这次在沈世魁那弄到的大量生铁,俱要回炉再造,炼成熟练。

  要不是他这次登州之行买了苏钢,他的鲁密铳还要有段时间才能开始练制。

  看完铁炉,丁毅又去兵器部。

  这边主要打制刀箭枪盾和铠甲。

  有工匠十几人和学徒二十出头,还有女工缝制甲衣。

  明朝时,一副铁甲用铁六七十斤,重三十斤,后来改进,目前大部份铁甲制好后,重二十到二十五斤。

  丁毅这边主要做铁甲和棉甲,由于他兵少,从第一司开始配备,每具铁甲后背都有八个字“有进无退,血战到底。”

  战时,后排的人看到前排,铁甲上的八个字,定知道自己一定要血战到底。

  虽然现在大伙大部份都不识字,但下一步肯定都要学识字的。

  即便现在不识字,看到这八个字,也都知道,那是有进无退,血战到底的意思。

  这边,每月可产铁甲十副,速度暂时有点慢。

  主要还是工匠少,还有人要做长枪,盾牌,腰刀和其他兵器。

  丁毅比较看重的还有长枪和盾牌。

  丁毅军中长枪分两种,两米二和两米六,完全和其他明军不一样,也不统一。

  大伙当时觉的很奇怪,可看到丁毅说的打法之后,大伙都无语了。

  盾牌更是特别,不用常见的圆盾。

  长方形大盾,高达一米二,宽六十公分,内有手环,可左手半只手臂套入其中,中间有活动小窗口可打开,可放枪,可放铳,左右两边有缺口,宜可架枪。

  战时,微微举盾,离地十公分三十度举,军士下蹲,几乎把全身覆盖,对方抛射都不可能射到。

  士兵随身带三截铁棍,下尖。

  战时,沿盾牌左右两侧缺口以铁棍插入,可钉入地上,后面再用一铁棍顶着,钉入地上。

  便形成一堵一米二的矮墙,即便骑兵冲锋,撞上去,必定要头破血流。

  丁毅为了这盾牌,和工匠们讨论了好久,这盾墙也是军中诸将见过最复杂的。

  拿起是盾,坚到地上就是墙,但诸将能想到,丁毅要把盾牌做成这样,肯定有他的打法。

  跟着丁毅打过仗的,谁不知道丁大人下作阴险,所向无敌。

  本来按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