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2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货物送上。

  给钱?

  不要,坚决不要!若能随船队航行一段路程,熟悉几句大明官话。一船货物算什么,再送一船!

  沿途停靠岛屿,道出身份,热情款待,开展贸易不必说,有的岛上,国王一家早早收拾好包袱,只等随船启程,到大明朝贡。

  暂时不回大明?

  没关系。船队到哪里,咱们跟到哪里。

  总之一句话,一颗红心向大明!

  次数多了,朱高燧产生出和老爹一样的烦恼,国家强盛,人太出名,有时也愁人。

  大明船队在海上宣扬国威时,明朝迎来了番邦使臣朝贡的高峰期。

  自永乐九年五月,南京城门前,朝贡的使臣队伍便排成长列。

  北方的鞑靼,瓦剌,兀良哈,女真。

  南方的暹罗,占城,真腊,老挝。

  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的古里,锡兰,柯枝,小葛蓝,加异勒。

  乘船前来的旧港,南巫里,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

  一波又一波朝贡队伍抵达应天府,鸿胪寺和光禄寺忙得脚不沾地,会同馆再次-爆-满。

  随着朝贡队伍抵达,闻讯赶来的商人也是络绎不绝,客栈房间不够,许多掌柜都挤大通铺,伙计只能在客栈里打地铺。

  人一多,问题就多,治安问题频发,五城兵马司指挥和应天府府尹愁得嘴角起泡。

  没办法,朱棣下令北京会同馆提前“开张”。女真,朝鲜,白帐汗国,以及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臣,不必进京,直接由北京会同馆接待安排。

  “敕汉王驰北京,设宴款待朝贡使节。”

  一道敕令,结束了朱高煦的屯田生涯。

  朱高煦打心里不想离开宣府,忙活两年,眼看要出成绩,丢开手不管?

  舍不得啊!

  无奈老爹有令,不走也得走。

  换上亲王常服,乘上象辂,望着渐远的玉米地和土豆田,满眼不舍。

  沈瑄忙着练兵,徐辉祖卧床养病,压根不理会朝贡的使节。北京行部官员找上门,一句“留待汉王殿下抵达”就被打发。

  孟也变得忙碌。

  永乐八年,皇庄和勋贵庄田播种的玉米土豆已有收获。产量不如想象中喜人,抗旱抗寒的特点却显露无疑。

  船队带回的几名“红人”都被留在大明,帮助解决番粮种植期间产生的问题。

  通过翻译,孟了解到,这些人来自“库斯科王国”。

  “库斯科?”

  孟伯爷敲敲脑袋,没一点印象。

  他对美洲历史并不了解,压根不知道,二十年后,这个还不起眼的国家将会征服整个南美洲西部,统治延续几个世纪,成为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帝国。

  如果他知道……大概也不会改变什么。顶多露出个吃惊的表情,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

  他想要的是美洲的农产品,对生活在那里的人并不感兴趣。至于土地,这是上位者该操-心的事。

  自被国公爷开导之后,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