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六章 值得么?(再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益来收买关陇地区各方人士。

  只能如同太祖文皇帝那样,先通过决定性的军事胜利在关中、山南站稳脚跟,然后慢慢拉拢、分化各方势力,待得时机成熟,再走出那一步。

  这是杞王父子三人的共识,是以天子被尉迟惇控制为前提做出的决定,可当“先帝”来到山南之后,局势就不同了。

  宇文明知道,有宇文乾铿在,己方的策略必须立刻做出调整,但先要做的,就是让关中、山南各地官员都知道“先帝没有事,来到安6了!”

  宇文乾铿活着,那就证明尉迟惇所拥立的新帝是伪帝,而对方的行为,就是大逆不道之举,虽然尉迟惇可以指责身在山南的宇文乾铿是假的,但对于关陇人士来说,有了一个新的选择。

  在杞王击退蜀王军队进攻、关中和山南完好的前提下,他们投奔天子宇文乾铿,比投奔蜀王所能获得的利益要大。

  以勤王尽忠的名义,聚集在天子身边,不需要向杞王臣服,建功之后是天子封赏,不需要看杞王脸色,若有朝一日身居高位,岂不比投到蜀王那里吃残羹剩饭要好?

  或者更进一步,把杞王挤掉,把持朝廷大权,岂不美哉?

  甚至还可以苦心经营,最后行王霸之事,受禅称帝建立新王朝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最有吸引力的利益,足以吸引那些有野心、有想法的人,放弃投靠尉迟氏的想法转而投向宇文氏,只有这种最直接的诱惑,才能取代各种让利,让关陇各地豪族及官宦人士,有强烈的利益需求,站在宇文氏这边。

  而越早让这些人知道天子驾临安6,就越早能让对方下定决心。

  所以当宇文温飞鸽传书告诉宇文明,在悬瓠遇到天子时,宇文明就飞鸽传书将消息送到长安,让父亲心中有数。

  而当天子进入山南地界时,宇文明马上派出驿使,以日行六百里的度将好消息送往长安,想来再过一段时间,关中的局面必然大有改观。

  所以,宇文温如今在悬瓠苦苦支撑,虽然风险很大,但完全值得,而宇文明绝不会让弟弟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就这么从手中溜掉。

  马车缓缓停下,抵达官署正门,宇文明下车后大步流星向着门内走去,气势已经和方才不一样。

  抛去家族立场,宇文明不觉得尉迟惇如今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对,故蜀王力挽狂澜,光复大周江山,在将个人声誉提升到极点的同时,也让尉迟家族骑虎难下。

  尉迟惇作为家主,不走出这一步,尉迟氏迟早被灭门。

  天子和权臣,已经不能共存,对于蜀王尉迟惇来说是这样。

  以后,对于杞王宇文亮来说,也是这样!

  宇文明不久前委婉劝谏,让宇文乾铿放弃了尽早前往长安的念头,宇文明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关中战事未见分晓,不能让杞王分心太多。

  此时宇文乾铿若前往长安,极其不利于他们父子控制对方。

  宇文明已经下定决心,天子,必须由宗室来控制,而他绝不会让当年叔祖满门抄斩的往事再度重演,也绝不会在功成名就之后,做一个闲散宗室藩王。

  那样的话,他们父子三人的辛苦付出根本就不值得!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