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 演变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单手/双手握持的柳叶刀,砍起人来更高效,已经部分取代了横刀的“市场”。

  所以,主要威胁对象是无甲或者轻甲敌人的镖师,纷纷换上了“柳叶刀”,使的是源自军中的“辛酉刀法”。

  因为走镖过程中,镖队遇袭的几率很高,拦路抢劫的强人,必然有弓箭,所以不能着甲的镖师,就得手持盾牌以之挡箭,那么,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的格斗需求,使得镖师的刀法开始演变。

  军伍之中,本就有刀盾兵(刀牌手),对应的刀盾技法自然是有的,但这种战场技法不适用于夹杂着冷箭的零星对抗。

  而且军中所用盾牌太大,使用起来相对而言不灵活,所以镖师手中的盾牌适当缩小,刀盾的配合技法也随之改变。

  对于镖师来说,一旦走镖时遇伏,基本上意味着敌众我寡,真要开干,己方必须速战速决,尽快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死或者断手断脚、重伤),一来可以保存体力,二来降低己方的伤亡。

  如此一来,劈砍反倒成为低效的进攻手段,因为要持盾防箭矢,所以只能单手握刀,力度不够,对抗中除非砍中要害(脖子、手腕等),不然对方即使被砍得血肉模糊,却都是皮肉伤,依旧有作战能力。

  敢拦截镖队的贼寇,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不会被区区几道伤口吓跑,镖师又要拎着盾牌防冷箭,所以主要以单手握刀为主,如此一来,想要获得高效的杀伤手段,就只能是戳刺(捅)。

  当然,用长棍敲人脑袋也不错,但在许多情况下,长兵施展起来不便,所以,镖师手中的白刃战主武器,演变为以刺为主、砍(割)为辅的“刺剑”,而不是一般的剑。

  这种“刺剑”,就像一根长针,剑身切面为菱形,宛若细铁锏,可以用剑面而不是剑刃格挡对方兵器。

  为了保护握剑之手,防止对方持刀顺着剑身滑下来削手指,刺剑有大剑格,连同剑身一起,看起来像“十”字。

  新兵器的出现,演变出了新剑法,经过实战不断地完善,又因为各家镖行经常内部切磋、分享经验,所以这种“刺剑”的剑法发展很快。

  对于寻常武者来说,习惯了环首刀的对砍,碰到攻击方式诡异的“刺剑”,三两招下来就会被对方一剑刺中、刺穿要害,当场不死也重伤。

  于是,各镖行的镖师们,纷纷换上了十字形的“刺剑”,配上小盾,行走于各地,以至于“十字剑”成了镖师的标志性兵器。

  这么好用的格斗兵器和技法,很快便被南北两洋贸易公司的水手们学去,在行船遇到人数众多的海寇时,靠着刺剑及相关技法快速杀伤敌人。

  在船上尤其是船仓这种狭小空间内格斗,相对戳刺动作对而言,劈砍动作受限颇多,所以刺剑深受水手们好评,而在南洋兴起的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