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_骑驴仗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的跪下磕头。

  “如果以后你们兄弟再有见面的时候,记住要尽可能的给他们留一条活路。毕竟都是曾家的人嘛。”曾老太公殷殷嘱咐道。

  五百骑兵、二千流民军第二天就要开拔出发。第一天就要做很多的准备。

  这么大的动静闹得大名府里的人很快就知道了,长寿等人第二天就要离开大名府了。

  有人高兴,有人担心,有人吃惊。

  汪藻听说这个消息后急忙进府衙见肖严。

  “明天长寿都总管就要带人走了,肖大人也要跟着一起走吗?”汪藻问道。

  肖严点头。

  “这些年肖严往来奔波与青白王朝和乌骨人那里,舟车劳顿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肖大人是有功于社稷的!”汪藻感慨的说道。

  肖严微笑着说道:“汪大人就是为了替我打抱不平才来这里的?”

  汪藻的脸有些微红。在京城的时候,他和朝廷里的所有大臣从来没有替肖严说过一句公道话。

  “现在建王这里正是用人之际,肖大人能不能不要走?”汪藻恳求道。

  “不要叫我肖大人,我早就辞官不做了。现在只是一个白身。建王跟前是不会缺人的,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肖严答道。

  “我护送建王一路向北朝夕相处。建王绝对是一位明主!”汪藻说道。

  “汪大人要慎言!现在皇帝陛下和太上皇都在,你居然说什么明主!你想鼓动建王做唐玄宗的儿子吗?”肖严厉声问道。

  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奔蜀。他的儿子在途中借口召集人马抗击安禄山的追兵而与唐玄宗分开随后登基做了皇帝遥拜他的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是谋权篡位。

  “不,不,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说肖大人跟着长寿都总管走是明珠暗投了。”汪藻急忙否认道。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即使是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能说出口。

  “我在盐场教一群盐民的孩子读书识字的时候受了一个流民军反贼头领当弟子。他说这些年就像蒙着眼睛拉磨的驴。自己以为在向前走实际上却是原地转圈。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啊!”肖严感慨着说道。

  “这么说肖大人打算一条路走到黑不打算回头了?”汪藻失望的问道。

  肖严点头。

  汪藻神情沮丧的回到曾府来见建王。

  “陛下知道长寿都总管他们要走的消息了吗?”汪藻问道。

  “知道了。走了更好!本来让他做这个都总管就是朝廷的权益之计。否则凭他的资历做一个捕快就不够资格!”张勾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现在越来越自信了。刚刚从深宅大院的王府里走出来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远远超出他的意料。

  张勾现在心里甚至感谢乌骨人给了他这个能大展宏图的机会。

  “不用担心。走了两三千人,马上就会有二万人马赶到这里了。”张勾笑着把一封书信递给汪藻。

  “刘光世派人送来了这封信。他带领两万人马已经在路上了,不久以后就到达大名府!”张勾高兴的说道。

  汪藻心里一惊。原来是那个饭桶将军刘光世要来了。刘光世的人马就在祖龙河北岸离京城不到一百里。朝廷屡次招他进军防守京城可是他就是抗命不从。

  一百里外危在旦夕的京城他不去,却赶到七八百里外的大名府!

  乱臣贼子!汪藻心里骂道。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