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紧下台了,换個能保护法国的国务大臣!

  当然,在英国国内也是一样:威廉·皮特是吃屎长大的吧?把陆战队一波波地往法国去送,有什么战果吗?每一次进攻都会被法国人打下海,连个布雷斯特的棱堡要塞都打不下来,你这个海陆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

  都一样。

  之前没抓住法国海军主力的海军上将爱德华·霍克,被议员和商人们叫嚣着要把他和约翰·宾一样,挂在桅杆上枪决,并且焚烧了他的画像。打法国人是次要的,党争要紧。

  法国这边,更是每一次英军登陆的风声传来,就会引爆一波又一波的宫廷阴谋。打英国人是次要的,宫廷斗争要紧。

  舒瓦瑟尔这个国务大臣,本来就树敌众多。他虽然依靠启蒙派去制衡高等法院,但也只是制衡。在涉及到贵族特权、税收改革问题的时候,他也只能怂,否则各路阴谋就会让他直接下台。

  原本登陆苏格兰的计划,就是急眼了之后的孤注一掷。现在大顺正式参战,舒瓦瑟尔觉得优势在我,自然希望大顺海军能够配合法国海军,搏一把,和英国海军在海峡决战。

  既是保卫法国的胜利可能,也是保他这个国务大臣恒久远。

  但显然,这并不符合大顺资产阶级的利益。

  如果说打印度,更多的还是皇权收税加强内部统治的利益。

  那么,参与欧洲战争,本质上就是刘钰拉着大顺的新兴阶层和资产阶级团体打的,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印度问题只能在好望角以西才能彻底解决”的名义忽悠皇帝。而忽悠的基础,又是皇帝对刘钰的参谋判断的某种路径依赖。

  是以,大顺的新兴阶层,在乎苏格兰是信天主教还是信圣公宗吗?

  是希望把法国扶植成欧洲霸主吗?

  显然不是,法国那另大顺的新兴阶层感到作呕和厌恶的国内工业替代和关税保护,就注定了大顺的新兴阶层的利益压根就不可能让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而大顺参战的目的,就是借助法国的海军力量和英国对苏格兰登陆的恐惧,牵制英国的海军主力,从而使大顺的巡航舰可以切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联系。

  并且在几年之内,完成英国殖民地经济和其宗主国的脱钩。

  简言之:

  棉布、衣衫、茶叶、丝绸、瓷器、日常用品等,大顺提供。

  糖蜜、蔗糖、酿酒用糖料等,法国提供。

  这个难度并不大。

  毕竟《蜜糖法》本身也和北美独立关系巨大,因为法国和西班牙的糖更便宜。

  而波士顿倾茶事件,本质上就是走私茶大战加了关税的茶,都是武夷茶。

  北美独立运动早期,也不是没出现过类似印度甘地那一套自己纺织自己用、不用英货的举动。

  因为大顺大规模参与欧洲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单纯的经济贸易问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