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五九章 推诿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我国出口业的灾难,短时间内会造成巨大的震荡。我希望你能够理解。”

  “当然,我会履行当初的承诺,在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军舰和水手。不过,我们不会公开开战,也不会给予规模过大的支持。至少,在东南亚问题解决之前,不会如此。”

  “事实上,我对您平分印度的计划,相当热衷。但前提,是我们先解决了南洋问题。”

  “我们之间的合作,日后肯定有机会。但我现在以个人身份,给您一些建议。在印度方面,还是尽可能与英国保持和平。”

  “英国此时尚未对法宣战,只是以维系国事诏书的名义,在欧洲和法国进行战斗。如果您在印度主动挑起战争,我不看好您在印度的攻势。”

  “低地尼德兰、北美、加勒比、印度。法国无力在四个方向都取得优势,总要有所取舍。”

  “伴随着人参和貂皮贸易的开展,我想印度的权重会更加下降。”

  这个理由,以及最后的建议,让杜普莱克斯不再对刘钰心存幻想。他知道,摆事实、讲道理,怕是难以说服刘钰。因为刘钰说的,句句都在关键。

  杜普莱克斯是一直在印度,深知印度的情况,所以认为征服印度、靠收土地税和人头税,获得超额的利润,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法国宫廷里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印度的,不免觉得杜普莱克斯的想法纯属扯淡。哪有这么容易?

  要投入多少兵力、多少战舰、多少精力?有这个精力,去搞搞加勒比、去搞搞北美,去搞搞尼德兰低地地区,不好吗?

  法国现在哪有在四个战略方向同时开战的能力?

  刘钰给出的底线,就是大顺在下南洋之前,不会往印度方向使劲儿。或许可以给予一些支持,但恐怕不会太多。

  然而这让杜普莱克斯相当为难。

  印度的事,不是他说不打,就能和平的。

  就算他不想打,英国人干吗?

  他不打英国人,英国人不打他吗?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从北美到中国的法国货船,是要在印度泊靠补给的。

  原本也就算了,但现在,一艘装满了西洋参和貂皮的货船,一艘就价值几十万银币。

  英国人海盗成性,会不劫吗?

  劫了之后,还不开战,那不是软弱吗?再说这也是公司的巨大损失啊。

  “侯爵大人,既然您珍视贸易问题。那么,如果欧洲爆发了战争,敌国抢劫了前往贵国贸易的货船,贵国是什么态度呢?”

  这其实就是希望下一个“条约约束”的套。

  一方面,是希望借助大顺,来吓唬一下英国,不要劫船。

  另一方面,杜普莱克斯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打了半辈子交到,如何不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秉性?

  若大顺这边能出台法令,敢劫前往大顺贸易的船,就以禁运为威胁的话,或是有可能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