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一章 实干家【第六更!求订阅!】62/111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确的说没有多少人当回事儿。

  穷人只关心吃喝。

  富人也只关心享乐。

  这些生病的事情,等得病了再说吧。

  没想到远在新野的司马北会去了解这些,而且听他的说话,好像也认同柳铭淇的观点。

  “你不觉得我这样是小题大做?”柳铭淇反问他道。

  “如果为了老百姓好,都是小题大做了,我宁愿这样的小题大做多一点。”司马北很耿直的道。

  少年笑了,“不过司马县令,我可是听你的人说了,你挖掘了水渠,开拓了数十万亩土地给民众们种地,让他们免费耕种五年,五年之后再谈买卖。新野县应该人口不到三十万吧?你还有那么多穷苦老百姓要安置?”

  蜂窝煤工坊好不好?

  当然好!

  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到了现代二十一世纪,能解决几万人就业的,甭管什么企业,都是好企业。

  难道有污染就不做了?

  愚昧!

  那我国的那些煤矿企业、矿山开采企业是怎么活下来的?

  柳铭淇的蜂窝煤工坊给的酬劳又很高,这么两三万人的干活儿下来,足以养活自己的家人差不多十几万人。

  新野才多大?

  能解决十几万人的生活,那是多么大的事情?

  别说是新野了,就是襄阳、南阳、许昌等等周边的府城,这十几万人的份额都显得不小。

  问题在于新野已经开拓了二十万亩土地,哪怕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再多,经过这么多土地的消化,肯定不会再有几万人的年轻劳动力。

  柳铭淇担心他异想天开,想要学习蜂窝煤第一工坊那样,找新野县的那些妇孺老人们快干活儿。

  如果是那样的话,柳铭淇是一点考虑都不会有。

  不过司马北并不笨,他想的不是这个主意。

  他说道:“最近湖南湖北不是连续遭遇了灾害吗?他们那边失去土地,失去生存的活计的人很多。下官准备把他们都招到新野来,给他们一条生路。”

  哦!

  少年马上明白了过来。

  这位司马县令是要抢人啊!

  把湖北湖南的灾民们吸引到新野县来,让他们在新野县安居乐业,然后就拓展新野县的人口实力,将新野县变成更大更繁华的地方。

  别怀疑。

  十几万有生计着落的人来到了新野,必然会对新野的各个行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的人就晓得,这群有消费能力的人加入到新野,新野的农民们挣钱也会多,手工业者的活儿也会多,会促进一个良性循环。

  就好像是东北的那些大厂矿一样,直接就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兴旺发达和兴衰落败。

  “你有把握?”柳铭淇沉吟着问道。

  “有!”

  司马北道,“他们许多人要不是有朝廷的救济,早就过不下去了。如果下官一招揽,他们必然拖家带口的过来。”

  “对方的官府呢?”

  “他们也没有办法,还求之不得能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