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无信不以为立【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鸡儆猴呗!”柳铭淇毫不犹豫的道,“就跟去年我们用在京城粮食商人身上的一样。”

  “可是他们并没有让老百姓吃不起饭,价格还算适中,你这个怎么破?”景和帝道,“别说江南了,今年京畿地区的粮食商人也一样,弄得我们也很被动。”

  “属于是想要发火,都找不到理由,对吧?”柳铭淇反问道。

  景和帝点点头。

  一个朝廷想要长治久安,那么一定要树立一种信用。

  在后世这个就叫做国家信用。

  老美正是因为靠着美元建立了国家信用,所以他们狂印钞票才能用得出去,才能让全世界接招。

  这事儿你让津巴布韦试一试?

  分分钟一千亿只能买个鸡蛋吃!

  放在古代也一样。

  要老百姓相信你,那么他们才会安稳,遇到灾难的时候才会不慌。

  多少次农民起义不就是发生在灾难年生吗?

  他们对于朝廷会不会来救自己,是有着最清楚的认识的,所以直接反了。

  反了还能有一条生路,不反就只能全家一起饿死。

  换作是你,你怎么做?

  故而我国的绝大部分朝代,都是这样挂掉的。

  在这一点,吸取了前朝经验教训的大康就做得很好。

  开国八十一年以来,各种灾难都有,但每一次朝廷都积极的救灾,不敢说救了所有人,但绝大部分的人是可以活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六七年,大康灾难不断,却几乎没有成规模的造反事件发生的原因。

  大家相信大康,相信景和帝,一定会让他们至少有口饭吃。

  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只要有生的希望,那就会坚持下去。

  而大康朝靠的什么来支付所有的开销,保证自己的财政不垮掉?

  很简单。

  就是靠的商业。

  商业重税给了大康朝充足的勇气,可以有更多的钱粮能用度,从而能保证更多的人用度。

  所以商业在大康是重中之重。

  你想要在商业上获得大量的税赋收入,就必须要对人家好,至少是公正。

  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横征暴敛,人家商人不堪重负,干脆就不做生意了,你哪来的税收?

  我不能抗拒你,但我总可以不做生意,对吧?

  因此对待这个问题,大康的官员们哪怕是再怎么看不起商人,也不敢乱来。

  上一次苗炎在京城斩了大商人郑伏璋的管事,逼迫粮食商人就范,那也是抓住了他们用石头冒充粮食的罪证。

  这事儿后来苗炎还写了文书,拿去张贴在各个告示板前,念给了老百姓、商人和士绅们听。

  这就是在给大家表示,我并不是胡乱杀人,而是有证据的。

  如此一来,其它行业的商人们看到才不会心寒。

  不然他们会这么想:你这次能肆意掠夺粮食商人,下一次是不是就到茶叶商人了?再下一次就到瓷器商人了?

  连苗炎这样坚决果断的人,都要如此小心翼翼,那你更别说是别人。

  刘仁怀有拨乱反正的决心,但他的手段用出来后果究竟怎么样,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皇帝也有些担心。

  所以柳铭淇明白,景和帝是找了他来,询问他用什么借口,或者怎么弄,才会不引起反弹。

  不能说一定管用,也不一定非要让刘仁怀用,但至少这是一个参考。

  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嘛!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