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送仙桥_九龙天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俱全,乃至邮票钱币,旧书旧报都能找到。当然这里也和全国其他的地方的古玩市场一样,那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你想在这里有所收获,没有点眼力是不行的。

  不过,我这次去并不是想淘到什么好东西,而只是想要探探消息。

  在成都最早的古玩市场原本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忠烈祠西街的会府,有句话叫做,“千年的成都,百年的会府。”会府原本是明清官员朝拜的地方。直到清朝没落之后,一些商贩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市场,那个时候倒腾古董的人不叫什么古董贩子或者好听点的古董商人,而被统一称为“收荒匠”。

  之所以这么叫,顾名思义那就是走街串巷收购废旧物品。有的是以物换物,有的是直接出钱购买。那个时候人们脑子里古玩的观念没有那么强烈,这些“收荒匠”经常能够从一些人家的废旧物品里淘到好东西。

  渐渐的随着市场的演化,管理变得越来越正规。逐渐形成了几个固定的古玩市场,送仙桥就是其中最大的市场之一。而当年的“收荒匠”也变成了正统的古董商人。

  我站在送仙桥市场里,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由于地处于文化风景区内,除了来这里淘宝休闲的收藏爱好者,还有不少的游客。市场的内的商家更是一家挨着一家,有门面店铺,也有露天摊位。

  但是我在市场里面逛了一圈后发现,市场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本办法探听什么有用的信息。我第一次单独做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所幸把打探信息这件事放在一边,先闲逛一会儿再说。

  我听说市场的二楼是专门的书画和玉石市场,于是迈步来到了楼上。这里有不少的画室,出售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其中水墨、工笔、油画等等各种风格的都有。其中不乏一些佳作,虽然我也讲不出什么门道,但是一副好的绘画作品带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里层次相对专业一下,因此人也要少一点。

  其实想一想,我这次来,探听一下谭家的信息,只是一种最理想的打算,如果不成,那就干脆当成是旅游好了!我闲庭信步的一家一家看过去,觉得倒也是挺惬意的。

  走着走着,忽然间一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幅油画,尺寸也是不小。上面描绘的应该是沙漠中的场景。沙丘连绵不绝,一轮夕阳西沉,阳光铺洒下来,形成了一副奇妙的光影。而且在沙丘之间的平坦之处,还有一些古城的遗址。一些残垣断壁矗立这片绝妙的光影之中,更是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这幅画的作者对于作品的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十分的到位。乍一看过去,我竟然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于是,我不自觉的走近这幅画认真观察,很快我就知道了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了。因为,我在画面上那残垣断壁的遗址深处,看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石塔,而这座塔通体黑色,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黑色的石塔,这个东西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我和孔雪、二叔,以及石涛四个人险些被困死在石塔的下面。这幅画上的情景,和我所见过的单桓古国卫城遗迹的情形是完全吻合的。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俱震,单桓古国卫城遗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最中心腹地区域,那里十分的危险,一般人绝对难以涉足,那么这幅画的作者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我好奇的走进这间画室,店里的是一名戴眼镜的中年人,此时正在条案上画着一幅水墨山水。见我走进来,就收了笔迎上来笑了笑,“怎么样,这位老板,对哪幅画有兴趣啊?”

  我指了指刚才看的那幅画问道:“这是你画的吗?”

  中年人转头看了一眼,就摇了摇头,“不是,这幅画是别人放在这里代卖的,如果,您真的有兴趣,我可以帮你联系问一下。”

  我点了点头,“好的,麻烦你,我对这幅画十分的感兴趣!”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