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五章:端午_红楼长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中午的骄阳里,三春和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以及袭人、莺儿、雪雁等也走出了荣国府的偏门,姹紫嫣红、千娇百媚,阳光都不在夺目。

  这个时代大家闺秀也并非绝对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端午、元宵等节日还是可以出去的。

  而这时晴雯和长缨、长弓已经等在大石狮子旁了。

  世上的痴情的女子大抵总是这样,总是时时刻刻把心上人挂在心上,对于心上人的不凡之处,也总是喜欢到处宣扬……

  而晴雯又是个利索的性子,看到探春出来直接迎了上去,和众人行完礼,打完招呼后,直接随着探春进入了马车。并不是很宽敞的马车里坐了三春与晴雯之后顿时变得有些拥挤,而晴雯却全然不顾,挤在惜春身边,随即变向探春笑道:“三小姐,昨天铺子里来人了,老爷还做了一首词,他们都夸赞呢,我也觉的好听。”

  众人都知道李桂诗词上天资卓然,对舟夜书都还记忆犹新,也因此心里也很希望李桂再有佳作,以一饱眼福,当然探春的想法和晴雯相同,总是希望夫君名声鼎鼎的,因此闻言螓首一探,匆匆说道:“是谁来了?什么词?”

  “是西山书院的沈先生和周先生。老爷做的词是这样的人生如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秋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木兰花一词,纳兰容若是假托闺怨而写友情,但其中的闺怨却是一场明显的,这缱绻缠绵、娟美入心的句子!作为闺阁中的女子,迎春、探春、惜春一下子痴了……

  须臾,探春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他这一词真是……”

  探春本来想说这一词真是洗耳赏心的,但却猛然警觉这样夸赞自己的夫君,有自夸自赞的意思,单独晴雯在身边倒还罢了,但迎春和惜春却在身边,她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戛然而止。

  同时以探春的学识有知道此词未尽,于是嫣然一笑,改口道:“下面呢?”

  “这个下面的我没记住,下面的不好记。”

  “额……可有手稿?”楞了一下,探春问道。

  “手稿被赵沐阳赵老爷拿走了。”

  “哦……”探春闻言轻轻叫了一声,俏颜上明显的露出了惋惜之色。

  见此晴雯笑道:“老爷已答应我重新写一份,等回头我拿了给你。”

  “嗯……你为何不等等!”

  ……

  “别让二哥知道,不然他心里幽不舒服。”

  俄而马车里传出了探春的担忧声。

  担忧声里饱含着一股无奈,因为探春知道这词早晚回传到贾宝玉耳朵里的。

  但是探春还是觉得能晚传会是一会。

  ……

  随意闲谈之间车队已经进入了棋盘街,摩肩接踵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小摊;飞扬飘展的酒旗;此起彼伏的吆喝;咣锵咣锵的锣鼓……

  人群喧嚣了时光……这样的时光很是短暂,也因此有人会尽力把它挽留。

  白天的喧嚣过后,花巷、胭脂胡同、百顺胡同登烟花之地却亮如白昼,高高招展,随风摇曳的红灯就像是指路的明灯指引着风流的人士。

  车马萧萧,人流如鲫,儒袍轻扇,尽显风流,不过令诸楼生嫉的是这人流大多去了翠云楼。

  甄宝玉也在这如鲫的人流里,一袭月白儒扇,手摇仕女折扇,再加上皎好的相貌,很让人想起一个词——公子如玉。

  在他身边也是两个锦袍的士子,三人随意交谈着,一口南方的软音,语调里都带着隐隐的兴奋。

  其实这也是这一次花魁大赛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明年的二三月份的会试,全国的举人都陆续汇集到了京师。

  之所以来这么早,是因为古代有游学一词,便游边学。

  “此等盛会正是跃亭兄弟一展身手之时啊!”

  “哪里、哪里,不如介璞兄远矣。”

  “哈哈,跃亭过谦了,诗词上为自问不如跃亭远矣。跃亭可有准备?”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