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你的所谓道儒相融的言论已经传遍了长安。”李玮严肃地说道,

  “我到晋阳来就是郑重告诫你,打消这个愚蠢的念头,不要试图重振道家黄老之学,就算长公主和大将军被你说服了,我也不会同意。你不要搞到最后兄弟相残,祸乱社稷。”张燕两眼微微眯起,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

  “你是不是想利用这件事给长安制造混乱,以便乱中取胜?”李玮愣了一下,然后仰天打了个哈哈,极力掩饰心中的慌乱。

  张燕就是张燕,什么都瞒不过他。

  “飞燕兄,道家有道家的长处,儒学有儒学的优点,两者互相融合,互补长短,这一点我还是可以接受的,相信当今天下的儒士们也能接受。毕竟当初鸿儒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就是融合了儒家、道家和阴阳家三派之长嘛。今天儒学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重提道儒相融,援道入儒之策,不但有利于儒学的进步和发展,也有利于社稷的长治久安,朝廷应该大力支持。”

  “在社稷中兴之期,国策偏重于文武兼备、刑德并用、以法为符、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恭俭无为、贵柔守雌等原则符合朝廷的利益,也符合新政的发展方向。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革新儒学,让儒学摆脱重重桎梏。所以此刻朝廷如果能适时提出道儒相融、援道入儒之策,肯定会得到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

  “但是,以道代儒,甚至弃儒入道,却是万万不可以。”

  “我什么时候说要以道代儒、弃儒入道了?”张燕嗤之以鼻,

  “我说过要以道家黄老之学治国吗?革新儒学的难度非常大,而道儒相融不过是个切入点,而要打开这个切入点,首先就要重提道家黄老之学。把黄老之学的优点和长处拿出来,让儒家认同和接受,然后才能逐步开始道儒相融的步伐。这需要时间,更需要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张燕两眼盯着李玮,冷声说道,

  “你在长安都干了什么?是不是散布流言,说我要以道代儒、弃儒入道了?”李玮笑笑。

  “我是担心你把持不住,上了襄楷、王真等人的当,又走上那条不归路。”

  “你不是担心我把持不住,而是借机想杀更多的人吧?”张燕冷森森地问道。

  李玮连连摇手,

  “飞燕兄,误会,绝对是误会……我怎么会把你推到风口浪尖?”张燕冷哼一声,

  “我说过,杀人者必被人杀,你自己小心了,不要玩火**。”

  “不会,这种事绝不会发生。”李玮自信地说道,

  “你在晋阳提出道儒相融之策后,长安的形势马上就变了,而我们……”他指了指张燕,笑着说道,

  “也就从这场杀戮中脱身而出。高,太高了……”李玮冲着张燕竖起了大拇指,

  “当今天下,若论博弈之术,当首推飞燕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