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他看到站在门外的李弘,当他和李弘紧紧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泪水悄然而下。

  两个人心意相通,只要一个拥抱,就能深深的了解对方。

  “陪我走走吧。”李弘指着淹没在黑暗里的长街,笑着说道,

  “我想和你说说辽东的事。”两个高大的身影慢慢地走在黑暗里,淡淡的笑声让初秋的*夜色*(**请删除)变得非常的温馨。

  “粮草大营设在涿郡,距离辽东就有一千八百里。”徐荣低声叹道,

  “以河北目前的财赋状况,这一仗不能打。如果强行用兵,即使不败,也将陷入泥潭,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而朝廷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南下平叛之期将遥遥无期。”李弘看看他,忽然明白了徐荣现在的处境。

  为了支持长公主推行新政,他得罪了皇室宗亲和门阀富豪。为了阻止朝廷平叛辽东,他得罪了鲜于辅等旧日北疆同僚。

  如果不是长公主护着他,徐荣恐怕已被送到尉府大牢了。李弘摇头笑了起来,

  “子烈,你为人谨慎,话也不多,为什么这次一反常态……”

  “事关社稷存亡,我岂能不言不语?”徐荣苦笑道,

  “只是我没想到公孙大人的死,让鲜于大人失去了理智,他根本听不进去我的话。”

  “是吗?”李弘注意到徐荣称呼鲜于辅为鲜于大人,而不是称其为

  “羽行兄”。李弘迟疑了一下,问道:“羽行兄和你产生矛盾,当真是为了辽东平叛的事?”徐荣的脚步停滞了片刻,黑暗里传来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李弘询问了公孙度的情况,然后又仔细听了徐荣对辽东叛乱的分析。

  “我个人认为,公孙度的叛乱是可信的,但公孙度的为人我很了解,他和公孙瓒大人,和所有的北疆人一样,非常痛恨胡人,他的背叛可能是一种应急之策,是被迫的,是无奈之举。他可能迫于辽东当时的困境,只能兵行险着,以求暂时稳住攻击辽东的胡族各部,最大程度地保存实力,护卫辽东边郡。”柯比熊的目标是大漠,不是辽东。

  辽东叛乱只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诱饵。他的目的是想把北疆大军诱进辽东,从而给他称雄大漠创造机会。

  从这个目的出发,柯比熊显然不愿意在辽东消耗过多兵力,所以柯比熊威逼利诱,把扶余、高句骊、乌丸、挹娄等胡族诸部一起拖进了辽东战场。

  辽东边郡突然面对数万胡人的进攻,当然无法抵御,不过,柯比熊也罢,乌丸人、扶余人也罢,都对大汉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畏惧。

  即使大汉现在战火连绵,实力大减,但大汉过去曾击败过所有入侵和叛乱的胡族,包括扶余人,高句骊人,他们都曾败在大汉军队的铁蹄下,这种本能的畏惧让他们在进攻的时候缩手缩脚。

  另外,胡族诸部之间矛盾重重,各方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