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洗砚池前临摹贴,南山之下种韭菜_山野杂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字都是王羲之的真迹,笔法森严结构完整,关键是有基础教学,否则李长青可以直接选择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黄庭经》来学习。

  洗砚池旁边有一座石台,石台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用完后又会重新重现。

  李长青就如小孩学写字一样,忘掉之前的东西,从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开始极其认真地练习,直到手臂发酸才停下来。

  退出‘诸子百家’后,李长青又看着《汤头歌》当成消遣打发时间。

  清晨,李长青读完书后,打开装有韭菜种子的木桶。

  浸泡在里面的韭菜种子直接发出嫩绿的小芽,看上去充满生命力。

  普通的韭菜种子需要泡三天才能发胀,而李长青用灵水浸泡的种子只有一个晚上居然就长出嫩绿的小芽。

  李长青迎着阳光提着木桶走在山路上,到远一点的菜地里。

  在菜地上挖一个小坑,放上五六粒种子,每个坑之间留十厘米的间隙。

  木桶里的一百七十多包韭菜种子,一直到晚上太阳下山才播种完。

  出门干活的时候,李长青从不带手机,回来一看,微信上有一百多条留言。

  都是很久没联系的同学、朋友,大部分人在询问关于救人的事情,还有一些从李长青衣着打扮上看出端倪好奇近况如何。

  李长青很礼貌地一一回复,大概说下救人始末、返乡种田等。

  在通讯录‘新的朋友’栏里,有个叫‘天籁灵儿’的名字,备注为‘我是你救的那个姑娘’。

  李长青想了想,长按把申请消息删除掉了。

  躬身弯腰播了一天的韭菜种子,李长青喝了灵水都很难缓过来,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每天的各项作业。

  韭菜已经种好,李长青接下来不用怎么操心,每天只需要用水壶浇灌些稀释的灵水,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李长青开始上钟南山考察养殖鸡仔的位置,走遍整个钟南山后找到一个地势宽广的山坳,山坳呈正三角形,两边的山体就像是两堵天然的围墙,只需要把山下平坦的区域围起来就能构建个养鸡场。

  除此外,李长青还需要搭建个鸡舍。

  工程很浩大,不能急于一时。

  李大江平时又很忙,上次还腾出两天时间帮李长青在钟南山下搭建木屋。

  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受别人给的一条鱼只能解一时的饥饿,只有学会了钓鱼的方法才能自给自足。

  李长青打算用空闲去给李大江当帮手,学习木匠手艺,自己搭建鸡棚。

  不过在这之前,李长青还是决定先到老茶厂去移植一批茶树过来。

  老茶厂以前叫‘东风茶厂’,就在岭下乡到李家坳的半路上。

  李长青读小学的时候还经常跟着老师同学去东风茶厂采茶,做勤工俭学。

  但是李长青升到初中的时候,东风茶场就已经破产了。

  李长青到李常武家借了辆三轮车,晃晃悠悠地骑到东风茶厂。

  茶厂的大部分厂房都已经倒塌,只有当年的门卫室还坚挺着。

  “你干啥?谁让你进来的?出去、出去!”

  门卫室里传出一道很严厉的声音,走出一位穿着破衣烂衫的老者,盯着李长青道。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