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二章:体察民情_大良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大冷的天,你们在这里干啥?”

  刘仁礼起身,朝着老汉笑着拱手施礼。

  “老伯好,我们只是途径此地,看看这里的粮食收成如何,为明年收粮做个准备。”

  老汉一听,没有过于激动,瞧瞧刘仁礼身后的几个人,都是粗布短衣襟,身上也脏兮兮的,一人握着一块干干巴巴的饼子,一看就是好几天前的。

  微微叹息一声,说道:

  “别瞧这里距离京城不远,土地看着也很多,可是粮食产量不好,去岁雪灾后,今年一开春地就涝了,播种就晚了许多,原本想着今年好好侍弄,也该不错,可谁承想今年冷的如此早,很多麦子刚结穗还没成熟就下霜了,今年的收成连去年的五成都不到。”

  刘仁礼怔住了,没想到雪灾后竟然还会出现水涝,这在清平县很少出现,随即想想就明白了,清平县地势高,原本就是缺水,有些雪水融化,瞬间就流向低洼地区,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水灾,灾民都朝着清平县跑的原因。

  “竟然减产了五成,那县里可是有拨付赈济?”

  老汉无奈地笑了一下,像看怪物似得看向刘仁礼,想了想摇摇头。

  “你想多了,赈灾款何时能落到我们这些庄户人的身上?老汉我今年都五十岁了,逃难也出去过几次,不过最后还是回到这张家庄村,其他地方更是人多地少,这里无论怎样还能租到田地,如若遇到大善人,灾年将我们这些佃户的六成租子减到三成,已经是烧高香了,若颗粒无收,也只是将租子划入下一年,只收两分利,若是碰到那不讲情面的,哎卖儿卖女也还不上了。”

  刘仁礼怔住了,清屏虽然也有士绅,不过对外的租金都极为低廉,因为土地肥沃,各家的土地也多,很多穷人无法承担租子的,大多去开垦荒山。

  大梁国的土地,按照肥力出产量等,被划分为“天、时、地、利、人、和”六种等级,“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壤极为肥沃,“和”字地最为贫瘠。

  刘仁礼在任期间,基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要么不去丈量那些山地,遇到大面积的,即便丈量也按照和字等级划分,就像灵山村他们山脚和山上的土地就是和字等级。

  “老伯,你家租种了多少亩地?”

  老汉抬手指着身后的一片空旷地带说道:

  “那老槐树后面的一片,就是我租的三十亩地。”

  此刻,周易安地上烧着的铁壶中水已经开了,不断冒着白烟,他赶紧给刘仁礼递过来一盏茶,刘仁礼直接转手递给老汉,随即接着问道:

  “现在地里已经没有庄稼了,老伯还去地里干啥,这大冷的天儿。”

  老汉捧着热茶,也学着刘仁礼的样子蹲在路边,捧着茶盏让双手感受着手上传递来的热量。

  似乎这一盏热茶,赶走了之前的生疏和警惕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