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2章 顽 疾_官路红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哥,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忙呢。”

  “没问题,说说,我绝对尽力去做好。”赵荇东都不问是什么事情,杨再新也知道,只要他能够帮得上的,肯定会帮。

  “赵哥,想打听窄台省那边一家企业的情况,这家企业叫台洋金属有限公司,规模在几个亿的样子,具体地址是窄台市郊外。我把厂址发给你?”

  “杨哥,是不是对方诈骗你们的资金?”赵荇东说,“真遇上这样的事情,报警是首选。当然,报警也不见得会解决问题,不一定能够挽回损失。窄台省的情况,我虽没与对方有直接的生意往来,但谁不警惕窄台省那边的人?”

  赵荇东根本不听杨再新解释,就先将窄台省那边吐槽一番,看来,窄台省给赵荇东的印象确实很差。

  “赵哥,倒不是有资金损失,而是原本要引进一家企业的分厂。突然,对方变卦了,所以这边想通过途径摸一摸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杨再新解释说。

  “杨哥,我只能说尽可能问一问,不敢说一定能够问到什么。”赵荇东说,“杨哥,窄台省有多乱,你是没到过。很多自夸在海外有上市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几件破房子里的厂房。为什么,窄台省人敢说、敢吹,真有一个亿的财力,他会对人说百亿资产,甚至千亿。”

  听赵荇东这样说,杨再新心里也苦。江华军这些年在窄台省引进台洋金属有限公司,说不定真的遇上骗局。对方要一个亿的分厂搬迁资金,这一笔钱,就够这家公司混好几年了吧。

  真是如此,结局不仅是江华军一个人要背负巨大责任,还会将柳河市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经济格局砸破。

  引进工业项目弄砸了,虽说能够反衬出产业推进工作的业绩,可市里的经济是一个总体,江华军那边闹出事情,对产业项目的工作推进,也是有较大影响力。

  打几个电话之后,杨再新也感觉到外面的人对窄台省的排斥,也从侧面反映了窄台省在国内的影响力。或许是因为窄台省的山寨,对其他商家利益的损害,使得这些人都排斥窄台省。

  可窄台省这个经济实体却又兴盛而不衰,窄台省甚至还以省里经济发展而自得,难道他们不知外面的人对窄台省的感观?

  显然,真实不可能的。只是,地方上要发展自身的利益,国内对山寨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才会让这种企业有生存的空间。

  在知识产权方面、在免费方面、在不占便宜方面,国内的思维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地区是走两个极端的。国人以能够山寨国外的大品牌为荣,以吃饭不掏钱为荣,以看书不充值为荣。说来说去,还是国人的收益太少,人穷志短。

  要不然,谁会为那点必须的开支而算计?贪小便宜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性格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文化氛围与积习所致。

  对于这些问题,杨再新不会多去批判,批判也没用。就如同新畦食品的产品,他们就预判过,只要产品旺销,必然会有山寨品模仿。

  这是没法根除的顽疾。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