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剧组(中午十二点上架)_演员没有假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闲事,不对别人的私事随意批判。他只在乎自己的作品。

  陈导决定拍摄的过程打磨调教黄伦,抓大放小,重点关照几场重头戏,做出几个闪光点。这样既不会使他太拖后腿,观众看完电影,也不会众口一词地骂他演技烂。

  起起伏伏,没有伏衬不出起。有时一个残缺却精彩的片段,好过完整却平庸的东西。

  影片的监制是个好说话的,允许陈导在几场重头戏里,多花时间精雕细琢,打磨黄伦的演技,但是相应的,其他部分要拍得高效一点。

  这一点,陈导并不担心,因为他有张景生。

  在黄伦身上浪费的时间,在张景生那里可以赶回来。

  张景生是个老戏骨了,文戏武戏都很擅长,【张家驹】这个角色在戏里心境起伏很大,演起来有难度,但难不住张景生。

  老演员演到这种年龄,基本上演戏时会流于匠气。因为长年累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表演经验,已经让他们清楚,怎么演会获得掌声和好评,怎么演会获得奖项。

  而张景生不一样,他这种天赋型选手,只要一表演,观看的人就能跟着沉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不会太让人觉得【他就是在演】,力度掌握得刚好。

  黄伦的几场闪光部分,都得跟张景生对戏。就算张景生收着演,陈导也很担心黄伦被压成一滩烂泥。于是训练之后春节之前,他就一直在跟黄伦保持着联系,通着视频指导他练习,告诉他怎么演好吴泽,找准自己的特质。

  把关琛对角色的理解跟黄伦说,等于是害他。关琛和张景生一样,是天生吃表演这碗饭的,他们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普通演员。就好比普通人去请教长得好看的人怎么化妆,本质上就问错了对象。

  陈导在教黄伦的时候,只会告诉他具体要怎么做,手要怎么摆,眼神要看哪里,有时想让他演出一种情绪,得让他心里揣着另一种感情。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让黄伦在完全不自觉的状况下去表演,然后捕捉到镜头里,对陈导来说差不多也就够用了,没必要残忍地把他的心理层层剥开,打碎他告诉他怎么表演——这是文艺片导演喜欢做的事。

  开机第一天,为了讨个彩头,增加大家的信心,所以选取拍摄的戏相对都还简单。拍摄的地方是一片安静的别墅区,里面男主角的未婚妻住在这里,反派正派在这里都有过戏份。

  开始拍摄的时候,监制、制片都戴上了耳机,坐在陈导后面看他导戏。

  陈导也有压力,挥舞着张景生这样的神器,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更何况张景生自己也当过导演,导演若不能折服演员,创作的话语权是会被夺走的,不利于后续的工作。

  好在陈导拿出了本事,证明自己不会糟蹋剧本和演员,制片方没有找错人。工作人员们若无其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