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2章 青龙寺大论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纯民间”的学术研讨会而已……

  随着周边钟鼓齐鸣,代表着这一次的“纯民间”的学术研讨大会正式开始,庞统也不由得有些气息紊乱了些,呼出一口长气。

  反观郑玄,当他走上高高的讲台的时候,看起来倒是一点都不紧张。

  易经在后人眼中,似乎差不多等同于封建迷信,但是实际上易经不仅仅是一个用来占卜的作用,同时包含着许多哲理思想。

  正坐之后,郑玄微微咳嗽了一声,便开口说道:“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圣人之言之意,其皆不可见乎?非也!故而又有云,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今言《易》,便由于此也……”

  “《易》之为名也,一言而函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系辞云曰,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之不可见,则乾坤或几息矣……”

  和普通宣讲的时候不同,郑玄一开场就走向了更高的层面,并没有像是平常授课一样,对于字句有做什么阐述和解释,反正就像是高端的学术报告会,台上大佬又讲又画搞了一黑板,听得懂听不懂全靠各自造化的类型。

  不得不说,郑玄对于易经的理解,是有着相当的水准的,但是郑玄也脱不开时代的局限性,一开篇便是采用了《周易乾凿度》之中的话语,虽然加以引申,然而《周易乾凿度》其实是《易纬》当中的一小部分。

  之所以说一小部分,是因为纬书从西汉开始,到了东汉现在,已经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不仅仅是《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孝经纬》等算是正儿八经的经书纬,还是像是讲老子的,庄子的,甚至讲尹公的,讲刘向的都有……

  谶纬,一向是不分家的。

  到了西汉末期,谶纬已经是非常流行了,王莽曾经召集大批精通“天文图谶”的人“记说廷中”,为自己篡位打基础,而光武帝刘秀更是利用了图谶兴起,甚至在得了天下之后,依旧采用谶纬来决定一些纷争和犹豫不决的事情。

  不过么,华夏永远都有聪明人。或者说全世界都差不多。就像是有人搬来罗汉做旁证,就有人想要搬个菩萨来,后来连佛来也不够了,还要请上古佛……

  刘秀利用谶纬兴起,也就产生了一些人利用图谶来和他对抗,比如公孙述据蜀与刘秀对立,就曾自造谶语来同刘秀斗争。为此,刘秀于中元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就是把图谶书的定本公诸于世,同时下令不许再私造和妄改图谶,犯禁者死。

  刘秀的本意或许是想要接这个名头,将谶纬结扎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反倒是他将谶纬公布之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