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916章天地三策,关中灭蝗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蝗,「天之策」!』斐潜拿起一卷,然后看着蔡琰。

  蔡琰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也是登上了木台,领了卷轴,然后站在一旁。

  『直尹监修史王,上前受领「地之策」!直尹监著作淳于,上前受领「人之策」!』斐潜也很干脆的将另外两个卷轴发放下去,然后便摆手说道,『汝三人,便领军民,行「天地人」三策,除灭螽蝗!』

  作秀么,自然是要做全套。

  仪式感很重要。

  果然,这样一来,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蔡琰三人手中的卷轴之上,似乎其中蕴含着磅礴的天地人之力,然后一展开便是光华万道,漫天飞舞的蝗虫就会灰飞烟灭一般……

  蔡琰有些迟疑,甚至感觉到了手中卷轴沉甸甸的分量。

  嗯,当然沉。

  用上好的檀木做的卷轴柄,能不沉么?

  将军府衙库房之中自然都是好货色,至于那些烂软松木什么的根本找都找不到……

  斐潜微微点头。

  蔡琰鼓足勇气,展开了卷轴,顿时……

  什么光华都没有,只有一大片黑压压的文字。

  『螽蝗,逆天时,绝厚土,害黎民,乃虫中之贼也!然贼者,目光浅短,贪口舌而忘道义,驱小利而绝自身,故,可于天时昏暗,阴气升腾之刻,聚阳明之火于野,便如财货露于市也,虫贼自聚之,诱其投火而焚也!』蔡琰朗声诵读,觉得似乎有那么几分的道理,『此便以天时除螽之策!举措如下……』

  这个倒不是斐潜自创,因为火烧蝗虫的办法,在春秋战国年间,就已经是存在。斐潜之前引用的诗经之中,就有用火烧蝗虫的句子,但是因为汉武帝的原因,春秋战国的这种办法,一直到了唐朝的时候,才正式的被继承和成熟起来。

  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根据蝗虫飞行的路线来分路设灯,用灯光和火光,把大批蝗虫按照路线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烧死的自然就除去了,而被火焰燎到翅膀的,也会失去飞行能力,自然不能继续向前飞行,于是就可以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在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就排除了所谓『天降之灾』的干扰,用篝火扑杀蝗虫,从而消除了蝗灾。到了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常常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在加以翻耕,不但断绝灾难隐患,还可在获得一定的肥料补充田力,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地之策』么,其实早在东汉初期的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之中,就有记载。这种方法,便是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利用蝗虫飞一阵停一阵的习惯,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