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长 短 之 道_大唐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

  李恪答道:“儿臣近些日子常去长安马市,近日那里的胡马甚贱,上等的骏马竟卖到两千钱一匹,不及往年一半,儿臣从胡商那里了解到近两年草原风调雨顺,草盛马肥,由此可以推知颉利军兵马甚壮,而我军素缺良马,故儿臣以为眼下养精蓄锐,避敌锋芒,方为上策。”

  李世民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说了一句:“那你且说说如何养精蓄锐,什么才是真正的上策,如何能让我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胜过颉利的骑兵。”

  李世民接连几个问题算是把李恪给难住了,他虽然聪慧,但毕竟涉世未深,于小节处,看的通透,于大节处却不甚了解,思虑了片刻之后,道:“若是让我大唐的军力胜过突厥,儿臣以为,当~~~~~~大力推行马政,方是正理!”

  李世民面色不变,沉吟片刻道:“说的倒也中正!”言外之意便是李恪虽然说的在理,但是却也不是十分满意,心中对这几个儿子微微有些失望。李世民对李恪的态度,让一旁的李泰有些不快,这位魏王开口说道:“三哥之言虽有些道理,但是这打仗不光凭马力,更要靠勇气,当年父皇初继大统,以数万人马迎战颉利的二十万铁骑,不也将他挡在长安城外吗?”

  李愦看李泰回应道:“渭桥之战只不过是一场侥胜,咱们可不能因为有了这场胜利,每打一仗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侥幸上呀!眼下我军刚经历了云中苦战,选择这样一个时机与敌决战,岂不正中颉利的下怀?”兄弟俩一番舌战之后,都看着太宗,等着他的裁决。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那颉利屡屡犯边之辱,就让朕忍下不成?”

  李沲察到太宗对自己方才的话还是满意的,便大了胆子回答道:“小小的屈辱,怎能和整个大唐江山相比,咱们万万不能因小失大。今日忍一时之辱,正是为了来日北伐一举成功啊!”

  李世民抬起头来对李承乾和李宽说:“太子和宽儿为何一语不发?”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与二弟前些日子,曾经有过一次交谈,谈过一些有关于马政的事情。”

  “哦,那你们是怎么谈得,有什么结果吗”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着。

  “不是专门谈的马政,只是慢慢谈到了而以,所以不是很详细。”李宽说。

  “那就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你们姑且说之,朕姑且听之。”

  说到这儿,太宗将目光转向李承乾,加重语气说道:“在朕这里,你们可以畅所欲言。”

  “是,儿臣明白。”李承乾说完后,看了一下李宽,意思是征询一下谁先说。

  李宽明白李承乾的意思。笑了笑说道:“太子殿下,你只管说,有什么遗漏的,臣帮你补充。”

  李承乾整了整衣官。面带正色的说道;“汉朝时期,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