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超级大投入_我只是一个支教老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留政府对学校的监管权,不参与任何的校方管理,这也算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见粤省领导答应了第一个问题,杨信这才提出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粤省能不能接受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外省学生。”

  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他发现,在粤省打工并且带着孩子在粤省就读的家庭有很多。

  如果这所学校建成,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在粤省打工的农民工家庭的孩子。

  粤省之所以这么发达这么富裕,其实离不开全国各地来粤省务工的农民工们,这批人干的是最辛苦的工作,但是粤省的发展红利以及福利却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哪怕是在粤省干一辈子活儿,他们也不要想着能在广佛深等城市买一套房。

  当他们老了,干不动了,他们就会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家乡。

  所以,粤省准备这么大手笔建学校,杨信也希望这所学校能够尽量帮助那些全国各地在粤省务工的农民工家庭,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子女的学业问题。

  对于杨信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粤省领导考虑的一下后,很快也答应了下来。

  省府领导更是告诉杨信,别说百分之八十,就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没有问题。

  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时粤省人口才四千多万,改革开放后大量外省人口移民粤省,才有了现在粤省人口超过一亿两千万的数字。

  而像广佛东深这些大城市,粤省本地人根本就没有多少,大部分都是外来移民。

  就连市府省府的很多领导都是外省的,所以杨信的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粤省领导答应了杨信第一个第二个问题后,杨信才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他会在全国比较贫困的地区招收,他希望粤省能够帮忙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以及五年后在粤省大城市上户口的问题。

  也就是说,能够加入这所学校的老师,只要加入就能获得编制,只要教够五年以上,就能申请粤省大城市的户口,享受到粤省大城市其他本地居民的福利待遇。

  对于杨信的这个条件,粤省领导几乎没有任何考虑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既然粤省领导答应了这三个要求,那么接下来,杨信就和粤省商谈起了更多的细节。

  粤省能够投入这么大来建学校,可见他们对于杨信,或者是对于杨师系学校坐落粤省的重视。

  虽然粤省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但是全国名牌中学排名中,粤省连前三十都挤不进去。

  粤省最好的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全国中学排名中,也才勉强排到了五十名左右。

  所以比起粤省在全国的名气和地位,中学方面的名气却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强省。

  杨信的出现,让粤省教育部领导看到了让粤省在中学方面赶超其他省份的机会。

  所以,这才有了粤省要投资五十个亿和杨信合作建校的情况。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