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四新纪年_新鸦片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也基本确定了下来,原兰芳国的头领都到了京城,封了官爵。胡林冀出任兰芳总督。在兰芳岛上驻扎了两镇军队。大量地移民也随着来到了岛上,万那土王在被扫荡了几次后彻底向胡林冀表示顺服。

  到了1843年中华元年初,兰芳岛(加里曼丹岛)北部的华人国家戴燕王国看到了兰芳国的情况后,主动向朝廷表示顺服。紧接着岛上几个华人建立的国家或者准国家纷纷向中华国投诚,到了元年夏季,兰芳岛被中国和英国两大势力瓜分。此后中国移民。一批接着一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极大的挥了作用,数年后这座面积相当于青海的世界第三大岛屿有华人数百万。

  经过了数年的展至1845年中华三年,中国地军队开始形成战斗力。刘寄的目光专注到大泽,由于不断移民的结果,大泽的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多,一些由中国人组成的村庄也开始在大泽附近出现。这些人虽然经常受到当地土匪的袭击,可中国人顽强而富有弹性地生命力仍然使得他们在当地扎了下来。俄国人起先为自己领地上人口的增加而高兴,可很快他们开始驱逐这些说着华语的中国人,因为他们现中国人多过了当地俄国人。刘寄对这些事情保持着克制。他在等着机会。等着尼古拉一世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到来,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可刘寄知道尼古拉将遭遇一场巨大的失败,最终导致他的死亡。似乎那是一场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之间的战争,那场战争的名字叫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将极大地重创俄罗斯人,这将是进攻俄国人地最好时机。

  就在刘寄耐心等待的时候,上海爆了排洋起义。

  上海地十月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这座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城市在1823年还只是一个小渔村,22年的时间将这里变成了东方明珠。在这座城市的东面有一处被称为十里洋场的地方。

  十里洋场居住着很多的外国商人,这里是中国政府专门划给洋人居住的地方。不过十里洋场绝不是仅仅居住着外国人,许多和外商打交道的华人,以及喜欢西洋文化的中国人也居住在这里。到了这里你会以为生在国外,教堂,有轨马车,马路边的风灯,剪掉了辫子穿着燕尾服的年轻人,白人家里奢靡的舞会,带着红头巾的印度人。十里洋场是中国一座对外的窗口,也是刘寄决心对外开放的缩影,中国洋务派的先锋试验田。

  然而1845年中华三年的十月,这里生了一场灾难。数万的华人从上海周围集中到这里,他们在一些野心家的煽动下,准备彻底的焚毁这里的一切,彻底的铲除这块长满“文化毒草”的土地。

  上海知府张道奎在得知情况后采取了比较坚决的态度,他立刻调集了上海附近各地的警察与巡捕营阻隔人群。

  最终警察与激昂的人群冲突起来。演变成了一场动乱,火焰在洋场里燃烧起来,四周淌满了鲜血,人们愤怒的吼声和枪声交织在一起。

  9岁的刘翰目睹了这场激烈的动荡,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刚刚离开京城的他,趴在一座洋楼的玻璃窗口看着乱糟糟的一切。这时天色已经暗了,远处红彤彤的火光映红了天边。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