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国球无双7_我与祖国,来日方长[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比1。

  十一个球,把另外两人看懵了。

  这就是俞近识吗?

  这就是俞近识啊!

  骆景和何虹已经缓过来了,但随后他们也看到了常晴的可怕之处,以前她是和他们两对打,找出缺点,然后光速补缺,不断进步。

  现在她的对打是俞近识,俞近识能让她出现更多的问题,暴露更多的缺点——同时,进步的更快。

  何虹总算明白,俞教练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成绩的小女孩招进省队。

  她的天赋太可怕了!

  三场对打结束后,俞近识第一个问的人是骆景,“直拍,还是横拍。”

  两个月前,他问过同样的问题。

  和那天在凌晨六点的大操场一样,骆景沉默了一分钟。

  “是,横拍是很流行的打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流行,比如你。”

  “你喜欢横拍,那又怎么样,你根本不适合横拍。”

  “你要找到自己的路。再反复换拍的握法,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新教练在直拍上很有经验,给你争取了半年的训练时间,再有半年……如果还是这个表现,你就回去吧。”

  “……”

  很多这样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响起。

  当时问他这个问题的俞近识,是曾经的直拍天才,无数人仰望和喜欢的存在。

  但刚才的一场球,俞近识用了不同的打法,有谁在意他用了什么打法,什么握法,拿的是不是惯用拍吗?

  没有,只有球打得好的惊叹。

  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打出了好球。

  但他是俞近识啊。

  俞近识说,“这是我最后一次问你这个问题。你应该知道,不是我以后不会再问你,而是你可能没有机会再被我问到这个问题。”

  他十四岁了,输了一年多,从所谓的天才到庸才,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教练是什么打法,和他选什么握法没有关系,他换打法会不会影响发挥,也不重要了——因为不会在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境遇,面对最后一次选择时,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别让自己遗憾。

  于是少年抬头,用尽所有的勇气,说,

  “横拍。”

  他闭上眼,等着教练的批评自己的反复。

  但俞近识说,“好,”

  “那就用成绩告诉他们,你有留在省队的资格。”

  “你们比我想象的要差一些,”

  面对俞近识的评价,三个人都没有任何反驳的欲望,尽管他们刚才的表现,在其他组里已经是中上游水平,而他们三人的年龄,比其他组还低一到三岁。

  但俞近识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队里的中上游。

  省青少年队中上游,依然打不过那批最顶尖的苗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员面前,完全不够看。

  “接下来一周七天,我会分别跟你们三个进行对打训练,每人两天,剩下的一天,你们可以休息一下。”

  俞近识概念中的“休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