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国球荣光5_我与祖国,来日方长[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晓楠从小就出生在体育气氛比较浓厚的家庭。

  她的父亲是体育老师,母亲是乒乓球俱乐部的营养师,负责选手的营养问题,当然,对自己的女儿,她也很上心。

  无论是从专业方面,还是营养方面,秋晓楠可以说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抓周的时候,她小小的手抓住了乒乓球。

  从此,就开启了她的乒乓球生涯。

  小时候,别的女孩都在学琴棋书画,上各种乐器类,舞蹈类的培训班,或者聪明点的,上奥数班,英语班。总之,不是发展特长技能,就是学习知识文化,提高学习成绩。

  但秋晓楠的生活里,就只有乒乓球。

  她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天赋,十四岁的时候进入了位于首都的培养职业运动员的学校,那里也被称为世界冠军的摇篮。

  在这之后,十七岁进入国家一队,首次参加两次国外公开赛,就夺得女单冠军,全国青少年赛或者各种乒乓球杯,大大小小国内比赛的冠军更是数不胜数,世界排行也因为这两个冠军,一下就出现在一个很亮眼的位子上。

  这之后,她按照教练组的计划,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参加比赛,从洲际锦标赛开始,到世界锦标赛,最后再到奥运会,这是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的目标。

  但在亚锦赛上,她就遇到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宋芳瑜。

  此时的宋芳瑜同样是风头正盛,世界排行也更高,而且是弧圈球打法,从打法上就占有一定的优势,秋晓楠擅长的快攻打法如果不进行变和改,很容易在现在这个世界高手林立的时代被淘汰。

  她第一次冲击洲际冠军,就输在宋芳瑜手里,只拿了亚军,亚军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展露风头的年轻小将来说,已经是已经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秋晓楠来说,或者对于大众来说,只有冠军,才有意义,亚军更多代表的是遗憾和可惜。

  那个时候,女队有葛小若,有宋芳瑜,如果秋晓楠没有夺冠的实力,还是小队员,那么她可能没那么多烦恼,只要打不进决赛,就遇不到这样的对手。

  但她有,而且经常杀入女单决赛。

  但是,葛小若和宋芳瑜却档在了她面前,葛小若是快攻技术大成,宋芳瑜是弧圈球刁钻打法,秋晓楠一次次的失败,让她在单打比赛上逐渐失去冲冠的信心。

  这个时候,她开始被安排和搭档郑朝时一起配混双。

  双打和单打不同,双打的机会太多了,尤其是混双,只要配合地够好,单人水平够高,就有机会打败前辈,打败那些世界名将。

  秋晓楠也做到了,她拿到的第一个世锦赛金牌不是单打冠军,而是混双冠军!

  这之后,混双、女双上获得的成绩让她的信心再次提升起来,在孙久林教练的指导下,秋晓楠开始专心钻研单打,研究快攻技术的新出路。

  很快,她的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