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均田制_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粮食,有粮食,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

  田产越多,粮食越多,能养活的人也越多,便能掌控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权力。

  高祖时,法度严明,又虚怀纳谏,世家勋贵虽然也敛财和购置田产,却无人敢动百姓生存之根本,若是被御史风闻奏事,难以承受高祖之怒。

  高宗以来,连年征战,虽不说十室九空,但是根据人口分配的均田,慢慢还是产生了些许贫富差距。国战之初,还能考虑到征战,进行赋税减免,后面田多人少,军费开支增加,对许多人家来说,赋税压力不大,便没有赋税减免政策了。

  初期的田多人少,确实带来了些收入,可是后面军备增加,赋税恢复,有些人无力耕种,有些户无人耕种,田制便难以为继。

  富户有此时机,自然会疯狂兼并土地,所以,武周,此时,确可以说许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

  虽然长安城洛阳城,人人歌功颂德,坚信国泰民安,但是地方,许多人忍受着难言的苦楚。

  狄仁杰此次夏州之行,对其执政观念影响极为深远。

  甚至,奏折的最后,狄仁杰提出了与边疆诸国和平共处,减少纷争。

  这是狄仁杰回京以后第一次上奏章。

  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户部侍郎:“陛下,均田制度却有变更,却并非如狄大人所说,动摇百姓之根本,不过是少数小民趋炎附势,贪图富贵,不愿再行耕种,至于买卖之事,每年各地上交赋税有增无减,足以证明此事绝非如此。”

  工部尚书:“均田乃是根据人口划分,不同年份自然不同,若有生老病死,自然重新规划。一家一族之土地,划归一处,并无不可。普天之下,皆为陛下国土,何人敢将公田占为己有,兼并土地之说,乃是危言耸听,子虚乌有。”

  狄仁杰不畏权贵的性子还没改。

  狄仁杰怒斥两位尚书,“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你们不思报国,反而隐瞒国之重疾,听之任之,是何居心?

  百姓无法生存并入大家为奴,当牛做马,这也算贪图富贵?知道普天之下莫非黄土,还妄图欺君,欺上瞒下,你们该当何罪?”

  户部侍郎:“狄大人可知核算均田,重新分配,需要多大的人力财力?重新分配又会出多少变故?

  既给了贪赃枉法之辈借机侵占良田,又给了觊觎田产之人划分均田的时机。

  这是加大执政难度,坑害百姓。

  狄大人可以治理好夏州一处,如何保证全天下都能如夏州一般?”

  工部尚书接着怼,“划分均田,如何保证公平?均田各户耕种已久,冒然划分,如何安民心?此举非但不能改善民众生存环境,反而会激怒民怨。”

  狄仁杰怒视着他们,“明知有错而不改,大祸若成,悔之晚矣。若有天灾,一州之地,轻者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重则落草为寇,烧杀抢掠,揭竿而起。那时,你们便是千古罪人。

  陛下圣明,自然不会受人蒙蔽。如今陛下初登帝位,正当选贤任能,革新旧制,维护黎民生计。若能惩奸除恶,清查地方不法之人,保障人有所衣,必能成千古之圣君,后事之楷模。”

  刘仁轨、崔察、沈三问率先附议。

  于是众人不再言语。

  武皇:“狄爱卿言之有理,如何革新,尚需再议,希望众卿以社稷为重,勿要因私废公,耽误的国事。”

  (不要忘记沈小宝宝的征名啊,取个啥名好呢?)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