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黑太阳的末日(1)_新二战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走通化,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而一旦通化失守,那么苏军不但可以切断日军前往朝鲜的一切通道,同时还可以进而策划谋取朝鲜半岛的新战役。

  基于此,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紧急致电大本营,详细陈述了目前满洲战局所面临的危机:自苏军发动全面攻势以来,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关东军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四个半师团,共计十万兵力,被苏军摧毁,北满重镇哈尔滨岌岌可危,一一九师团、一二三师团被苏军合围于哈尔滨城内,一二二师团、一三四师团被合围于牙克石东南六十公里处地苏家集。而今穆棱失守,吉林、牡丹江、通化告危,倘若关东军方面再得不到充足的兵力,满洲局面恐会进一步恶化,并直至无法收拾。

  在这份电报中,梅津美治郎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需要大本营方面尽快作出决定,调动关内的华北派遣军部分部队北上,支援满洲地战役,以求在一段时间内,稳定住满洲的战局。

  鉴于满洲的重要地位,日军大本营方面很快做出了答复,那就是从华北、华中两个方向,抽调五至六个师团出关参战,支援关东军同苏联人的战争。

  从十一月一日开始,华北、华中日军紧急调动,六个师团陆续从各个方面赶赴满洲,这六个师团中,除了原驻守北平的一一七师团,驻守天津的五十九师团之外,还有从徐州出发的七十三、七十五两个师团,以及从太原出发的一七四师团。当然,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可能令楚思南“感兴趣”的,却是原本准备前往太平洋战场,但是却因为苏军的海上攻势而延误下来的第六师团。

  在日本的军队编制中,主要是以师团为基本单位,自从其明治维新直到日俄战争后的“大正裁军”,先后建立起了从一到十八,共十八个师团,这就是通常日军自己所称的“常备师团”。而在这其中,第一至六师团为精锐师团,也是所谓的“一等师团”,第七师团至第十八师团为“二等师团”。

  至发动侵华战争的1937年开始,这十七个常备师团迅速以一变二,即以十七个常备师团的预备役士兵混合组件成十七个新的、编号在一零零之后的师团。比如说一二六师团,就是由第十二师团与第六师团的预备役士兵混合组建的,而一七四师团,则是由第十七师团与有着“窝囊废师团”之称的第四师团预备役士兵混合组建而成。这新扩充的十七个师团,被称为特设师团,也是“三等师团”。

  通常意义上,日军各个师团的战斗力,是以其所属等类划分的,因此,第一至六师团可谓是日军中战斗力最强、武器装备最先进、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几个师团。而后的二等师团、三等师团,及至番号在20至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