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七章 不可失,亲军动。_极品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然是空荡荡的议事厅,那罗亨信却留了下来,坐在那侍卫搬来的绣墩之上,一脸焦燥之色地向着那表情轻松而惬意的朱祁镇苦劝道:“陛下,杨俊与石彪虽皆为良将,然其二人皆是桀骜不驯,不甘人下之士。【风云阅读网.】再有,陛下的亲军,当拱卫陛下之安危,焉可亲离?臣还请陛下三思。”

  “老爱卿啊,非是朕不想留下亲军以拱卫宣府,然而现如今情势危危可岌,朕焉能再作那袖手旁观之举,哼,若不是诸卿一力反对,朕还真想亲往那开平卫,去瞧一瞧那吴彪等人,到底在开平卫做了多少恶事。”说到了最后,朱祁镇的火气又忍不住腾腾腾地冒了起来。

  “开平卫若有失,那瓦刺可就是占得了先手,而且还夺取了险要的关隘,到了那时候,瓦刺大军便可由此而入宣府,到时候,不知道要白白折损多少大明勇士,才能夺回开平卫。”朱祁镇气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要知道,开平卫一带,不单单仅仅是地势险要那么简单,那里可是昔曰蒙元的上都所在的范围啊……”

  听到了朱祁镇此言,罗亨信亦不由得沉默了下来,是啊,那里不单仅仅只是一个关隘,更是一个极具有政治意义和作用的地区,特别是对于蒙古人而言……上都地区在金代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南宋宝佑四年,蒙元继承人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于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莲川。

  他在负责统治汉地之後﹐进一步扩大了与汉人士大夫的接触﹐受到更多的汉文化的影响。宪宗六年春﹐便命僧子聪(即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水(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作为藩邸。

  当时蒙古国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选择其藩邸地址时﹐考虑到“会朝展亲﹐奉贡述职﹐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确定在地处蒙古草地的南缘﹐地势冲要的开平﹐既便于与和林的大汗相联系﹐又有利于对华北汉人地区就近控制。

  通过金莲川幕府的大量活动﹐忽必烈加深了对学习汉文化﹑变更蒙古旧有统治方式必要姓的认识﹐并取得了汉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南宋开庆元年﹐蒙哥死。次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与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战争。忽必烈依靠汉地的丰厚人力物力﹐把开平作为前沿基地﹐历时四年﹐终于战胜了阿里不哥。

  --------------------中统四年﹐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和林。但这时忽必烈政权的统治重心已转移到中原汉地﹐把都城设在山後草地已嫌偏远﹐因此﹐在至元元年﹐又改燕京为中都。

  九年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