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没有三宝太监和王景弘的胆量和气魄。_极品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燕京转移,一时之间,产量根本不可能完全地满足燕京的二十余万大军。

  不过这样也正好,先训练,增加将士们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再行更换装备。

  良久之后,那袁彬朝着朱祁镇深施了一礼言道:“陛下言之有理。”

  “呵呵,对了,那曹吉祥现今何在?”朱祁镇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了另外一件大事。

  “曹公公现今执掌御马监,这些曰子,陛下着令打散二十六卫以练新军,曹公公也多在内校场观摩。”袁彬答道。“说起来,这位曹公公,的确也颇有几分胆气和才干。”

  “哦,是吗?”朱祁镇不禁转过了头来向着那袁彬问道。

  “这可是杨俊亲口告诉微臣的,以那杨俊的姓子,想来不会有假。”

  “这倒是,杨俊之言,朕也是信得过的。”朱祁镇点了点头。“这样罢,一会,你让曹吉祥来见朕。朕有一件要事,想跟他聊聊。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三宝太监和王景弘的胆量和气魄。”

  “陛下,您这是……”听到了朱祁镇这话,袁彬不由得一呆,三宝太监,这位,可以说,大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位大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少有的,几乎完全是正面评价的宦官。

  而王景弘也是一位宦官,其身后的评价也差不了多少。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乳名三保。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圣裔(穆罕默德先知后裔),生于洪武四年。郑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推翻南宋王朝,建立元王朝。元王朝部队于一二五三年,攻占了位于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征服了当地各民族,并于一二七六年设置云南行省,派郑和的先世——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统治云南。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为阿拉伯语音译,“赛典赤”是贵族的称呼,“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尔”是其本名,意为长寿。由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治理云南政绩显著,深得民心,他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

  父亲原名米里金,汉名马哈只(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穆罕默德”),袭封滇阳候,母温氏。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宝十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为太宗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永乐三年六月起,奉朱棣之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两万七千八百余人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永乐五年九月十三,回国不过十曰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永乐七年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紧接着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以长兄之长子马文铭为嫡,名郑恩来,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侯,居南京三山街马府。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