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这就是命_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不是冤大头,他们精着呢,一石白糖敢卖一千四百筹,这就说明徐家军手里的糖,成本低得超乎人们想象。

  一斤折合不到十二根徐家筹,现在城里做工的工人一天都能得二十钱,往后谁还吃不起糖啊?

  这简直随便吃好吗?

  老友一看夫妇二人这反应就知道他们已经许久没出门买过盐和糖了。

  疑惑问道:“徐家军不是开了便利店吗?你们没进去买过糖和盐?”

  “这是随便能买到的吗?”苏祖母茫然反问。

  老友无奈,“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城里要买糖和盐,去便利店就有,不过零售价和批发价肯定不一样,要贵一些。”

  “但徐家军的售价都是基本固定的,在渔阳县内都是一个价钱,且定量了的,每人每月只有半斤糖的额度,使小聪明准备低价买了高价卖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能卖出去的,都是拿到了批发售卖许可的那些人。”

  “唉~,越说我越悔恨啊”好友叹道:“早知如此,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什么,老友说不下去,但苏祖父知道他在后悔什么。

  不就是后悔没有早些响应徐家军的号召,换得一个竞标名额吗?

  苏祖父暗暗的想,要是早知道,我就让我家大儿上了!

  两个老兄弟对视一眼,默契的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命啊。

  不过眼下倒是还有眼镜这条路子可以走一走,苏祖父鼓励道:

  “这眼镜能用到的人定然不少,离了咱们渔阳县,往外走走,那些大户可都不是缺钱的主,老弟你要是真心想做这门生意,就大胆去试试。”

  “我看徐家军还是挺好说话的,只要你照着他们规矩来,办事都挺爽快的。”

  说罢,怕老友不信自己说的话,苏祖父又补充了一句:“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苏辞这小子说的。”

  苏辞天天跟在徐家军身后忙活,他都这么说的话,那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老友想了想,决定去试一试。

  这是个急性子的,说干就干,同苏祖父夫妇俩告辞,急急忙忙就往卫生所那边去了。

  苏祖母刚刚听见这老友说便利店有白糖卖,这颗心就安耐不住,眼看着老友离开,立马拉着苏祖父一起往便利店走去。

  两人跟做贼似的,悄悄进了没什么人的便利店。

  店内有一个店员,正在货架上点货,店里货架有七八个,上面满满当当的摆着各种货物,品种不算多,但仔细一看,都是从前很难买到的东西。

  比如精盐、白糖、白瓷碗勺、还有染色的麻布。

  麻布一般不染色,这种贱料都是底层百姓穿着,下地干活有得穿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讲究色彩和样式?

  不染色的也有,但染色的麻布显然更受欢迎,因为对于城里的居民们来说,彩色绢布太贵,无色麻布又太淡,这彩色的麻布就刚刚好。

  性价比实在太高,根本拒绝不了。从不穿麻的苏祖母看了都心动。

  问了价钱,三百五十筹一匹,半月的工钱,价格还算公道。

  对了,还有针和棉线。

  “这棉线又是什么线?”苏祖母好奇问。

  端午安康!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