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9章 【三更】299_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延祐的消息送到洛阳之后,所有人都怀疑蒙舍诏的那对父子是不是跟这位小县令八字不合,并且还是被克制的那一方。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惨,爹被抓完儿子被抓。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刚把逻盛送回去,盛逻皮要怎么处理?

  这对父子明显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把盛逻皮送回去,那他就是个死。

  虽然留着也没啥太大用,但感觉好不容易抓到的,送回去还有点不甘心呢。

  武曌也有些无奈,这对父子什么毛病,动不动就往北带县跑,是觉得北带县安全吗?

  当然,说起来倒也的确是安全的,至少他们到了北带县之后还能留下一条命,换成别的地方那可就是生死不知了。

  最后武曌下令先留下盛逻皮,然后观察蒙舍诏的立场。

  之前逻盛就曾经倒戈向吐蕃,而如今盛逻皮似乎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大,承诺若是能够回到蒙舍诏,必然会对大唐俯首称臣。

  要知道当初逻盛也只是表示一定会更加亲近大唐,毕竟逻盛很清楚大唐把他送回去就是为了搅乱蒙舍诏,削弱蒙舍诏的实力能够跟进一步的控制他们罢了。

  所以让他称臣是不可能的,当时朝廷也没在意,只要逻盛不倒向吐蕃就行。

  如果盛逻皮能够做到他所承诺的,那的确是比逻盛更加有用一些。

  现在大唐就是将消息放出去,然后按兵不动,看逻盛是什么反应。

  逻盛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差点掀了桌子,心中暗骂这个逆子太过废物,往哪儿跑不好非要跑去北带县,北带县看上去柔弱可欺,然而真到了那里就会发现人家全副武装到了牙,想欺负他们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本来他就在努力跟邆睒诏议和,不想继续打下去,现在又给他添麻烦!

  逻盛思前想后决定也不动,先按下邆睒诏再说其他。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较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什么结果。

  反正现在朝廷中对骆时行这个人可以说是印象深刻,一提起来就是:哦,那个俘虏了南诏王父子的少年县令。

  不过在武曌眼里,她更看重另外一方面——刘延祐在奏疏里写明北带县的粮食税收是全州之最。

  有税收代表那边粮食产量充足,对比一下之前交州的税收情况,很明显骆时行当了县令之后,不,应该是在当县令之前就在努力发展农耕。

  这才是武曌最想看到的,至于大唐跟周边国家的摩擦,除了一个吐蕃,其他也不足为据。

  武曌仔仔细细看完奏疏之后便轻笑道:“他跟他父亲竟是完全不同。”

  骆宾王有才学,但却不会做官,尤其是亲民官,否则但凡他有点能力也不至于蹉跎半生,最后被李敬业拉上了谋反的大船。

  骆时行据说也是神童,文采不比他父亲差什么,但是显然做官方面比他父亲要强一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