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章 青囊书_七零之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乐宛先准备把手里的这些古书古画给处理了。

  挑了一个晴好的天气借口跑外勤,乐宛偷摸回家,确定了屋里屋外都没有人,就抱起几个匣子按了胎记。

  这几天乐宛也考虑了很多。

  她想将这些东西进行捐赠,因为不论是《青囊书》还是《永乐大典》,对自己来说都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对于相关的行业

  却是非常珍贵的宝物。而且东西只有在专业人员手里,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做好了捐赠的准备之后,她开始了思索。

  首先,她不能捐赠给公立博物馆,正常的捐赠程序她根本走不下来。她没有户口身份,连手机都没有,想要匿名捐赠连个快递都寄不成。要是直接上门就说要捐,丢下东西就跑,这样也太冒险。

  私立的也不行,自己什么都没有,东西被人骗走了怎么办?

  想明白这点之后,乐宛就开始考虑一个事。

  按理说她往来于四十年后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都是拿现金结账,为了避免被人怀疑,她还老是换着城市晃荡。依照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生活自己还要过上几年。乐宛有心固定下来,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不是个事啊。

  所以这次她想借着捐赠文物的时机,给自己弄个固定的转换地点和手机。身份证就不想了,自己怎么也不可能弄到的。

  但手机真的太重要了,有了手机,很多时候她就可以网购,要知道她每次买东西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买回来的东西不是这个时候该有的。要是有了手机,自己就能在网上买一些有年代感的东西,像是布料啊玩具啊,拿出来也不会很惹人注目。

  所以,把东西转交给个人,再借由这个人上交国家,对自己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对她来说人选需要十分注意,得是正直可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给自己打圆场,最好还是能跟大的博物馆说上话的那种。

  乐宛想破脑袋,终于想起来原书中的一个人。

  这个人叫万青山,在书中曾经短暂的描写过,本来是个知青,后来成了第一批大学生。父亲是考古学的教授,动荡之前就因病去世。

  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学了考古,乐宛看书的时候只看到一半,也就是九十年代。那时候万青山已经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了,更难得的是,他把父亲的收藏全部无偿捐出,在九十年代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乐

  宛想,就是你了。

  摸着胎记集中精神,这个传送有个极为便捷的地方,那就是你可以转移到指定人员相关的地点。就比如现在,乐宛想的就是万青山所在的地方。

  睁开眼就是吵吵嚷嚷的人流,年轻的男生女生随着下课铃声离开教学楼,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笑闹的声音。

  京市a大的校园,乐宛心下了然,万青山现在应该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