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筛选用户群体_1950年跨过鸭绿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邝则仕的中年华人。

  花花公子公司初期为了节省成本,使用采编合一的方式,即同一编辑还兼任记者的身份,将编辑部和记者部合二为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邝则仕作为采编部的负责人,地位和中港日报的主编陈秉忠相若,连两名鬼佬编辑也被划分在他手下受到管理。

  不过和陈秉忠不同的是,邝则仕是苏敬贤实打实花高薪,从政府公报挖墙脚撬来的人才。他曾在英美两国留学,毕业后在报刊业浸淫二十多年时间,即便在港府创办的政府公报当中也有着不低的职位。

  “老板,如果这份报告属实,我也建议杂志提价。”见会议厅中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邝则仕不疾不徐开口道,“提价除了能带来盈收,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也可以筛选符合花花公子定位的读者群体。战后的美国不缺穷人,花花公子的定位就是让大部分经济宽裕的美国男性,尽情享受充裕的新财富,一本轻松高档的娱乐杂志,不会因为二十美分的价格提升就流失读者,即便有所流失,离开的也只是背离杂志定位的读者,不会动摇忠实的读者群体。”

  苏敬贤闻言,笑着点一点头,邝则仕果然对得起他每月近千元的高薪,眼光没有被短期的销量所蒙蔽,而是放的更加长远,替花花公子的将来打下基础。

  筛选用户群体的机制,在苏敬贤眼中是很寻常的手段,但在这个年代,能放弃眼前利益想到这一点的人,难能可贵。

  “应该怎么向读者解释呢?”一位发行部负责人咬着笔杆,皱眉开口。

  邝则仕看了一眼苏敬贤,见他冲自己微笑示意,这才开口道:“不用解释,一期的杂志本来就是为了打开市场,让美国人知道有这样一本新杂志刚刚面世。美国有试刊期制度,多数人会认为我们只是将试刊期和发行期放在了一起,而试刊期过后杂志涨价,也是很寻常的一件事。”

  “如果现在不提价,以后再想提价就太迟了。”等邝则仕说完后,苏敬贤开口补充一句,接着环顾会议室里的一众同事,出声说道,“花花公子的读者相信美好生活,我们也是,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杂志页面里,出现更多的娱乐文章,电影、红酒、雪茄、女人以及高尔夫,而不是出现和政治时局有关的文章。”

  ——————————

  奥兴酒店客房,苏敬贤带着律师朱书位出现在汤普森面前,将一沓一式两份的合同书摆放在他面前。

  看着随意翻看合同书的汤普森,苏敬贤笑着开口:“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花花公子的老板了。”

  “你确定要这样做?”汤普森看完合同的前两页,抬头望着苏敬贤,笑容满面,“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我已经对合同上的条款没有丝毫异议,只不过感觉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如果我签下这份合同,你知道会有多少美国男人会羡慕我吗?”

  “连我都要羡慕你。”苏敬贤坐在汤普森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公司的钱专门供你在美国享乐,豪车、雪茄、红酒和女人应有尽有,而你只需要带着花花公子老板的头衔,接受美国各方面媒体的采访就足够,不止是美国男人会羡慕你,全世界的男人,甚至女人都会羡慕你。”

  听完苏敬贤的话,一份足足十三页的合同书,汤普森只看了头两页,就毫不犹豫就签上自己的名字,打上指模。

  将其中一份合同递到苏敬贤手中,汤普森笑着说道:“我懒得去看更多的条款,你是大老板,不会坑我这个伤残人士。过两天我就会回美国充当一名真正的花花公子,在我离开前,你这位老板还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吗?”

  苏敬贤点点头:“当然,首先我会教给你一些面对媒体采访的话术。”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