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会之战(上)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清军展开了肉搏。

  近战十分激烈,双方僵持不下,在花轩的有意引诱下,清军前阵的阵型变得越来越密集,双方搏杀嘶吼,宣告着最原始的诉求,你死我活!

  战斗正酣时左右两侧清军在刘明江的指挥下缓缓从两侧压上,准备将花轩部围歼。

  在左右两侧清军动的一瞬间,明军后方鼓点突然变得紧凑。

  花轩收到信号后没有迟疑,立马有意识地率领麾下大部人马与清军脱离,等到后方明军本阵鸣金后,果断地快速后撤。

  刘明江见状,短短犹豫了下,正在他准备下令追击时。

  隐藏在西侧高处的北军炮营开始发威。

  清一色军械所生产的崭新铜铁混铸大炮,都是专为野战而用的小口径炮,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晦暗的光芒。

  “放!”,随着炮营统制李昊文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一齐轰鸣,在清军前阵轰出了一道道血线,不可避免地误伤了小部分没来得及撤离的友军。

  “炮口拉高两寸,矩度偏转至壬中位,开火!”,在东宁军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的李昊文基于第一轮炮击的落点,果断进行了调整。

  大炮轰鸣声再起,这次数十门火炮均打入了清军前阵,造成了清军的混乱。

  刘明江一边下令前阵分散阵型撤下来,一边缓缓拉开本阵与前阵的距离,同时派出督战队,斩杀趁乱逃跑的清军。

  一队五百人的骑兵队伍突然从刘明江本阵奔出,直奔向西侧的炮军阵地。

  等清军骑兵冲抵至西侧高坡下时,由低冲高,受地势所限速度提不起来,被驻防在此地的明军一个协用火铳击退,未能杀上高坡冲击炮阵。

  在刘明江的命令下清军冒着明军的炮火缓缓后撤,直到退出射程后立刻重整队伍。

  李昊文请求将炮兵阵地前移,众将也纷纷请战,建议杨彦迪趁势全军出击,一举击溃敌军。

  杨彦迪摇摇头道:“炮击杀伤有限更多是打击士气,但观对面清军后撤,有条不紊士气仍在,时机未到。”

  之后杨彦迪广派斥候勘察周围地形,未再与刘明江部交手。

  而骆英雄率领明军依靠城池坚守,在猛烈的攻势下双方均伤亡惨重。

  激烈的攻城战持续到午后,清军率先顶不住了,主动将攻势缓和了下来,明军总算有惊无险地守住了城池。

  若说第一天攻城战是白热化,那第二天便达到了高潮。

  经过第一日攻城失利,王永誉下了狠心,围城营寨的大军全都派了出去,连后备军也未留,后营为之一空。

  所有参与攻城的清军高级将领都受到了命令,各部分段指挥攻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守备以下的中下级将佐,都责下军令状,今时攻城不效,甘受重罚。

  这种孤注一掷的态势让第二日的攻城战一上来便是高潮。

  清军的炮弹疯狂轰击在城墙上,汹涌的攻势从四面八方涌来要将新会城中的明军淹没。

  在剧烈的战争强度下,双方很快都有了高级武官阵亡。

  负责西城守御的宣忠镇副统制高旦在西门城楼上被城下清军的劲矢直接射中胸口,当场阵亡。

  西城门的明军守军一时间大乱。

  伪清负责攻击此处的左翼镇总兵刘平乘势命令架起云梯,众绿营兵正待爬城而入,幸得负责四处策应的宣忠镇统制梁革带着援军赶到。

  他指挥部众火铳齐射,打退了正在攀爬的清军,并将亲临前线督战破城的刘平射杀在城下,稳定了西门的形势。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