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阿布邦的反应(上)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械已经运抵。”,作为邦国首相的台尔曼斟字酌句地向若尔莫勒汇报着后勤状况。

  若尔莫勒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张圆圆的胖脸充满着迷惑性,让人下意识地以为此人是个仁君。

  但他骨子里是一位狠辣的封建君主,对待治下的人民苛责残酷,毫无怜悯慈悲。

  若尔莫勒听见台尔曼的汇报很是满意,他声若洪钟,说话时大力地挥舞着手掌,显示出他的自信和独断。

  “明日必须攻下此处关口,趁势进入淡目平原。”,连日的战事不顺让这位君主耗尽了最后的耐心,他强硬地向臣属们下达了严令。

  帐内众臣心中凛然,暗暗叫苦。

  但不用等到明日。

  若尔莫勒上午刚刚向众臣下达了严令,下午明军入侵,垄川陷落的急报便送达此处。

  听到消息的若尔莫勒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仔细地盘问垄川陷落的具体情况。

  在了解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向正在交战的淡目土邦派出使者,表达了重归和平的愿望。

  不明情况的淡目土邦以为是己方的顽强抵抗唬住了若尔莫勒,一些激进的将领志得意满,叫嚣着必须要让侵略的阿布邦付出足够的代价。

  好在负责指挥作战的淡目将领足够理智,他立即答应了若尔莫勒的请求。

  在取得淡目的答复后,阿布邦的大军一刻不停,迅速扭头往垄川城赶去。

  马震和林升从阿布邦众降官口中得知了若尔莫勒正在西边与淡目土邦交战的消息,二人均判断对方不可能放着后方起火继续征战,若尔莫勒很快将会率领大军进攻此处。

  尽管明军已经开始从垄川南部平原的爪哇居民那里征收粮草,但时间太短,收上来的粮食加上城中原本储存的粮食仍不足以支撑长期的城防战。

  另外在突袭垄川城的过程中,驻守在此地的土邦军队给了马震很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弱。

  虽然王伯凯提醒了他,若尔莫勒有一支一千五百人的亲卫军,战斗力不可小觑。

  但在马震打听清楚此时土邦军队仍在仿制使用近四百年前元军使用的臼炮后,他觉得并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马震思索再三,并未选择依据垄川城固守,而是率军主动出击。

  林升从水师战船上为马震凑了近三十门火炮和相应的炮手。

  留下一千人驻守垄川城,马震亲带三千明军和近千征调的爪哇民夫赶往垄川城西侧土邦军队的必经之处设伏。

  伏击的地点设在道旁的一处山谷中,此处是阿布邦开僻出来向西的一条土路,算是阿布邦的主要“官道”之一。

  整条道路全长约有近四十里,宽约两丈左右。

  这条土路穿越平原和丘陵,不时会经过茂密的丛林和山谷,非常适合埋伏军队。

  马震特意挑选了一处没有密林遮挡的山谷将军队隐藏起来,静静地等待着若尔莫勒的到来。

  “此处是从前线赶回垄川城最快的道路,土王心急,必定会选择走此路。”,王伯凯装出一副智计在握的样子,刻意卖弄般地帮马震分析道。

  看着王伯凯惺惺作态的样子,刘三可心中不爽,忍不住呛声道:“那若是土王绕路呢?”

  怀威震副统制谢万生不耐烦地道:“此地距离垄川不过半日距离,若是土王绕路攻击垄川,我等回师自后突袭,给那土王个惊喜便是!休要聒噪!”

  见谢安生不满,二人讪讪地暂停了争吵。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