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业变革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人做起了二道贩子,将便宜的东宁布绸贩运到周边国家换取棉、麻、丝、毛等纺织原料,再运回卖给东宁的纺织商人。

  而农业也被带动起来,在纺织商人们的大量需求下,许多人要么种植起棉麻作物,要么种植桑树养蚕。

  东宁的一切都在新技术的革新下不断地变化着,改变着,等待着更大的变革到来。

  ……

  上元节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

  除了承天府举办了大型的赏灯庆典外,在巴达维亚的华人们同样自发地组织了大型庆祝活动。

  但巴城总督科内利斯·扬松·斯皮尔曼的逝世导致巴城的局势骤然紧张,华人的庆典活动被荷兰当局粗暴地叫停。

  巴城总督斯皮尔曼,此人相比于统治更爱的是征服。

  在他担任荷兰军队指挥官期间,荷兰当局全面介入了马塔兰和万丹两国的内战争斗之中。

  以军事才能著称的斯皮尔曼先后帮助两个苏丹国内亲荷兰派系击败了竞争者,成功上位。

  马塔兰苏丹国更是以条约形式确定成为了荷兰人的坚定盟友。

  斯皮尔曼总督的一系列开扩战功为他本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荣誉,外界普遍认为他是让荷兰东印度尼西亚商业帝国向领土帝国转变的重要人物。

  但可惜的是,英雄总有迟暮日。

  在率军介入万丹内战的最后阶段,年已五十五岁高龄的斯皮尔曼在作战中被弓箭射伤,无奈回到巴达维亚养伤。

  但多年的征战耗尽了他身体的机能,数月的时间,各国医生应召到此为其诊治,但仍未避免伤口的恶化感染。

  在获知郑氏突破望加锡海峡登陆东爪哇的消息后,心中担忧的斯皮尔曼最终未能捱过伤口感染导致的炎症,在中国农历腊月中旬逝世于巴达维亚。

  去年马六甲发生的暴乱让巴达维亚的华人们对荷兰人充满猜忌和戒备。

  更糟糕的是,在暴乱发生不久后,明郑的使臣大张旗鼓地跑到巴达维亚,对荷兰当局提出了共查此事的要求并责令严惩暴乱的主谋。

  明人的使者态度十分强硬,得到了巴城本地华人的支持。

  当时正在养伤的斯皮尔曼强撑着伤体接见了明郑的使者,态度坚决地拒绝了明郑的要求,并限时让明郑的使臣离开巴城,这使得本地华人与荷兰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

  面对复杂的局面,斯皮尔曼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对华人社区进行严格的管控。

  随着他的逝世,巴达维亚的一切都糟糕到了极点,局面似乎正在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在局势危急之时,往日不显山不露水的巴城议员约翰斯·康布豪斯横空出世。

  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说服了其他议员们选举其为临时总督,并派人将此结果回报给了阿姆斯特丹的十七绅士,请求对其进行正式的认命。

  康布豪斯一改往日对华人的严格管控,他特意邀请华人甲必丹林自明与他一道举行临时总督的就任仪式。

  借此释放出华人与荷兰人共享巴城繁荣的政治信号。

  与此同时,他下令废除对华人举办上元节庆典的限制,甚至更加一步,他代表荷兰当局对华人的这一传统节日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康布豪斯特意在总督府内举办了庆祝上元节的盛大宴会,邀请了巴城的各国头面人物赴宴。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