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人在某些时刻是很盲从的生物,尤其是在周围一片乱糟糟的无序情况下,出于人类本能中对秩序的渴望,他们下意识地希望与其他人保持一致。

  在领头的清军被赶偏了方向后,乌泱乌泱的清军溃兵跟着往同一方向而去。

  明军的骑兵们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不断游弋在溃兵四周,保持着对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脚步不敢停歇。

  同时他们确保着清军往预定的方向逃去,但凡有往山区方向而走的清军都会受到他们严厉的攻击。

  这队明军骑兵就像是一只尽职尽责的牧羊犬一般,虎视眈眈地盯着跑来跑去的羊群,确保他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很快,清军就感受到了上天无门的感觉,在明军的不断驱赶下,跑在最前部分窜乱队伍率先抵达了汀江江岸,兵卒们看着眼前宽阔的江面不禁陷入了犹豫。

  但很快,身后乱糟糟赶来的清军同袍帮他们下定了决心,在人群的不断挤压下,他们纷纷卸甲去盔,如同下饺子一般一个个跳入江水之中。

  赶来的清军越来越多,大多数的兵卒们被不识水性的兵丁们拥塞在江边水流最缓处,想要渡江的清军被阻塞。

  他们大声地嚷嚷、吵闹,混乱地挤来挤去,不但没有任何人帮助奋力呼喊的军官一起组织部队去抗击明军,反而将招呼众人的武官们也挤在人群中无法动弹半分,极大地妨碍了作战,也妨碍了溃兵们自己顺利地渡河。

  整个战场上只有张鹏带着亲兵们还协同着部分留守部队一起奋战阻挡着明军的追击。

  但他们的力量也早分散了,他们被明军切成一块块、一段段地围住厮杀,人数迅速减少。

  张鹏眼看着自己亲兵的数量迅速减少,他对自己的亲兵是十分熟悉的。

  虽然许多人说他是作态,但他真真切切做到了叫得出亲兵营每个人的姓名,有时甚至会亲热地叫他们的小名或者绰号。

  张鹏做到了一个优秀带兵将领应该做到的一点,他了解他手下亲兵们的本领、武艺、优点、缺点,甚至知道他们的家世和家庭情况,熟悉每个人的音容笑貌。

  他并不因为是文官出身而对这些没有文化的大头兵们有任何看不起,反而对他们多有亲近,真正地将他们看作了自己人。

  这些亲兵平日即使在他面前也是能够随意些的,这是因为他们之间具有不寻常的特殊关系,一种强力的纽带,而不只是一般的上下属关系。

  这种纽带在此时带给了张鹏丰厚的回报,即便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明军,但这些亲兵们一个个涨红着脸,互相大喊鼓劲,绝没有一个人主动投降或放弃,他们在用生命报答着张鹏的知遇之恩。

  张鹏麾下亲兵们悍不畏死的表现给了明军极大的震撼,这是一支封建家长式的子弟兵能够发挥的最大效能,让人印象深刻。

  看着手下小伙子们决绝的背影,他们快速地冲进湮灭在明军的包围下,这些他熟悉的名字对应着活生生的躯体一个个地倒了下去,这让张震心中感到了一阵剧痛。

  “抚台大人快走!”,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些亲兵仍然不放弃让张鹏活命逃脱的尝试,拼命护着他不断拼杀。

  可惜,客观的劣势条件让这些热血亲兵们的一次次尝试宣告失败,张鹏最后痛苦地命令残存的清军放下武器,向明军投降。

  汀江之战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