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哭穷_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了:

  我是寒门子弟出身,家里穷,现在一家子都住在京城吃喝不易。

  所以,家里面开了一家食铺勉强维持着一大家子的生活,也不会出去吃喝应酬什么的。

  实在是,没钱!

  却因为黎修平这样的态度,一开始就明刀明枪的表明了身份态度,倒是没有人因为他的出身嘲笑他。

  反倒是寒门出身的黎状元,这样的真性情,在以清贵著称的翰林院赢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黎二郎知道的,是别人的故事。

  是在食铺里听别的客人聊天说起的八卦,因为许多人都知道这家食铺是黎状元的家人开的,有些是喜欢黎大嫂的厨艺想要品尝一番家常菜。

  还有一些呢,却是为了交际应酬,反正这样累积下来食铺里的客人除了平民百姓也有许多翰林院的同僚。

  黎家的食铺气氛很好,二楼有雅座也有包厢,三俩好友吃吃喝喝的也可以唠唠嗑。

  自然地,在食铺里当过跑堂的黎二郎也听过一些三郎的同僚们闲聊,知道一些官员们身上发生的趣事。

  又或者说是,囧事。

  总之,类似的事情是真的在京城那些小官吏身上发生过,却不是黎修平真实面对过的。

  黎二郎继续叹气道:“哎,这不过年的时候又跟他的同僚还有上官走了一波年礼,结果年后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我特意跑回来一趟,是爹娘惦记着地里头还有些收成,叫我带一些米面粮油进京。这些可以自家带过去,院子里再种一些青菜什么的,好歹先把开春难熬的日子撑过去。”

  其实打从黎家人在县城买了院子,村里面的田地依然在种却是数量少了许多,基本上都是黎老头带着黎大郎来回跑。

  其他人都是在县城扎根,很少回来了。

  那个时候已经陆陆续续请别人家劳力多的帮衬一把,石氏黎大嫂她们都不在家不方便管饭,黎老头干脆听从了儿子的意见请短工。

  最最忙碌的那几天,基本上都是一天三十文钱不管饭,村里大多数人愿意做的。

  再后来,黎老头要带着家里人去京城投奔三郎,则是直接把田地都托付给族人帮着管理了。

  那个时候就讲好了,每年收成的一半都给族里,具体怎么用由黎氏一族的族长安排。

  条件也只有一个,以前家里的田地都是黎老头带着儿子们精心料理的,也别等他们走了几年都给荒芜了。

  托付给族里而不是自己的亲兄弟,这也真的说明黎老头跟他兄弟间的关系不好啊。

  也是黎修平教他的,以后他在外为官,官声什么的也需要注意。

  还有利益平衡方面的事情,老家这边有族长看着,多多少少也是要规范一些。

  再如何,族长比一般的村民见识要深广一些,而且双方那可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就好比方说黎氏修建的族学,还有黎修平特意托人带回来的书籍笔记什么的,对读书人而言都是十分珍贵的。

  族人果然帮他们把田地打理的都很好,过年之前他们把应该分给黎老头的谷子麦子豆子等可以存放的粮食都晒干捆绑起来用麻袋装好了。

  而那些不能存放的,则是按照比例兑换,统统换成了麦子豆子。

  反正都是要跟着商队走一趟的,这些黎二郎也都打算带到京城去,这几样府里和食铺里都用得上。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