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章 大宋张居正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大宋张居正

  “臣推荐龟山先生!”

  “臣推荐杨时!”

  “臣推荐杨中立!”

  三位宰相同时开口,下一刻三人又同时互相瞪了一眼,怒目相对。

  赵桓不禁一乐,笑着问道:“所以三位相公所推荐人选,应该是同一人?”

  李纲毕竟年轻,身强力壮,立即接过话茬,向赵桓介绍道:“官家明鉴,这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及第。”

  “熙宁九年?”赵桓简单推算了一下,惊讶的问道:“这位老先生如今怕是年逾古稀了吧?”

  “的确如官家所言。五年前龟山先生便年逾古稀,如今已七十五岁。”

  七十五岁!

  这个年纪在后世也是高龄了啊。

  将这种老人家任命为计相,梳理浩大繁琐的税赋体系,赵桓有些犹豫,问道:“他身体能担负如此重任吗?”

  可别改革刚开始,他就病逝了。那既浪费赵桓精力,又耽误改革时间。

  李纲笑着说道:“官家放心,杨时虽然年逾古稀,但身体极佳,不弱于廉颇。能击剑能挽弓,就算臣这般青壮也不敢说能拿下他。若心情愉悦,他再活十年、二十年亦不在话下。”

  赵桓眼神一亮,虽说大宋医疗体系发达,但没人会对长寿抗拒。赵构历史上活到八十一岁,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弱于他。就算不任命杨时为计相,闲着没事向他请教请教长寿之道也是极好的啊。自己誓要努力成为中原五千年最长寿的皇帝!

  “既然诸位相公都如此鼎立推荐杨时,便为朕详细介绍一下。”最让赵桓疑惑的是,这三位宰相是怎么搞得?都信誓旦旦,觉得杨时会成为自己心腹嫡系!你当他杨时是张居正吗?能左右逢源,让清流、严党都确信这是自己人!

  李纲早已有所准备,为赵桓介绍道:“杨时祖籍弘农华阴人,少年时便聪颖好学,被誉为神童。”

  “其出身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为五姓七家之一。但在大宋并未给其带来多少助力。关键是其出身于关中,幼时所学即关学。”

  关学是大宋曾经的显学之一,在大宋名声未有多煊赫。但在后世那却是如雷贯耳,创建关学的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及其成年,又向东游学于洛阳,求学于程颢、程颐。及其学成归家时,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吾道南矣!这是最高的评价了。这意味着杨时已尽得程颢创建的洛学真传。

  对这位博采关学、洛学两家所长的学者,李纲赞道:“其才学之渊博,即便高丽国王亦倾慕已久。高丽国王遣使进东京朝贺时,还专程慰问杨时。”

  赵桓点了点头,越是文明的国家就越会敬慕学者。可是即便如此,也不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