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你的就是我的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大感倍有面儿,笑着对他介绍道:“这位是开封赵公明赵兄,来帝都就是买当世顶级刀剑的。我特意将赵兄带来你定风斋,你可一定要拿出镇店之宝,否则打得可就是我范思忠的脸面。”

  说完范思忠向赵桓介绍道:“赵兄,这位李丰就是这定风斋的勾当人之一,管理着这定风斋经营买卖。许多名刀名剑,平日里并不摆出了,要他这一级才能拿出来。我还算有几分薄面,他今日无论如何也得拿出几件好兵刃,让我等好生看上一看。”

  赵桓笑着说道:“荆湖北路提刑司主事的三公子,那可不止几分薄面啊。”

  看范思忠侃侃而谈,赵桓就猜到他可能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不过也没想到他父亲居然是范文正公之后,已经做到了一路提刑司主事的级别。

  果然不到帝都不知道官小。随随便便碰到一个路人,其家庭背景就有可能是封疆大吏。

  店铺的主事李丰则借机说道:“两位都是我定风斋的贵客,我怎么也不敢拿寻常兵刃糊弄,只是不知道赵公子对什么兵刃感兴趣?”

  赵桓想了想,虽然别人都收藏名剑,但他一个皇帝不会真拿兵器厮杀。反而是名刀对军队的战力提升更大,如果民间真有能顶级利刃,那大宋军队的实力会立即再上一个层级,便说道:“看看刀吧。”

  李丰一拍手,对身旁的伙计吩咐道,道:“去把上杉师傅亲自打造的利刃取过来。”

  等待小厮去取刀的时间,李丰向赵桓介绍道:“赵公子,我这定风斋取自大文豪东坡先生的诗句,也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东坡先生在刀剑这一方面,的确有大量诗词,最适合刀剑行当。当初东坡先生在写给曾巩的《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中,就有‘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的句子。”

  赵桓点了点头,大宋千古闻名的大文豪,都有那么点豪放不羁,号称婉约派的李清照其实是个千古第一拽姐。那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就更不要说了,猛地一塌糊涂。

  我辛哥是能单枪匹马冲进金军数万人的营地中斩杀叛徒,然后全身而退的超级猛人,跟三国时的关二爷有同样的勇武。毕竟万军丛中孤身取敌将首级,千古以来就那么几个人。

  苏轼那也是一大把年纪,还能“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猛人,带着大量骑兵沙场秋点兵。

  李丰随后说道:“东坡先生一生对刀剑非常酷爱,但最盛赞的无疑是日本刀。大文豪欧阳修为其赠诗一首,名为《日本刀歌》。”

  “诗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说话间,小厮已经抱着三个木匣返回。

  李丰打开木匣,向赵桓介绍道:“我定风斋以诚信经营,绝不会坑骗主顾。不与赵公子虚言,这并非是从东瀛买来的武士刀,而是我定风斋自己在东京打造的。”

  赵桓惊讶不已,马来克力士剑,大马士革刀与东瀛刀,被誉为世界三大名刃。

  定风斋能拿出东瀛刀,赵桓并不太惊讶,在大宋,海上贸易繁华,大宋与东瀛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交往都十分密切。

  一个国家总要有那么几样自己的特产,大宋从东瀛主要进口折扇、螺钿工艺品、纺织品以及名刀等,皆以精巧见称。

  可是进口着进口着,东京自己能掏出东瀛刀,这就令赵桓极为惊讶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