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开拓西域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开拓西域

  相对于大清,克烈部落有个无与伦比地优势。那就是大宋不会去跟他们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不会强加屈辱给他们。

  那片土地太荒芜了,自古以来都不适合耕种。他们地定位就是资源产地,有人在那里守着,还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产出,这对大宋而言就是非常适合地模式。

  这种笼络游牧民族贵族,从而统治整个游牧民族地手段,后世中外的各大帝国都屡试不爽。

  不过这种模式有个弊端,那就是这种腐败、黑暗的部落,战斗力会相对拉跨。

  财富都在少部分贵族手中,底层的农奴、牧民精神麻木,没有动力,肯定是打不赢那些如狼似虎的同胞。

  所以一般投靠各大帝国的游牧骑兵装备都相对精良,从而平衡战力,比如哥萨克骑兵。

  可即便如此,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也被各国正规军严重质疑。尤其远征俄国的法军,很多法国军官和士兵都觉得哥萨克人并不是合格的军人,并且认为哥萨克人对待弱者时残忍,对待强者时则非常懦弱。

  这个描述可以说非常符合走狗、鹰犬的形象了。

  哪怕是最信任哥萨克骑兵的沙俄帝国,也知道这只是辅助性兵种,不会派他们去正面冲击列阵整齐的正规军火枪方阵。

  赵桓并不认为蒙古的克烈部落比哥萨克骑兵更能征善战,但正处于上升黄金时代,坚苦耐劳的蒙古骑兵,无疑是摆在当下的一个非常好用的打手。

  大宋重塑藩宗体系,漠北荒原以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如果全靠大宋正规军去征服,那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耗时耗力。

  所以赵桓觉得可以重现一下经典,“一部大宋帝国史,半部克烈部落史。”

  由克烈部落代大宋进行军事版图扩张,征服其他部落,令其臣服,加入大宋的藩宗体系。

  对跟在身后的右相,赵桓说道:“如今的贸易模式,最能笼络蒙古贵族。让蒙古骑兵成为我朝在北疆最有用的打手。”

  “而且如今北疆东有金国、合不勒汗,西有西辽、突厥。如此复杂的形势,需要有人为我朝打开局面。所以给克烈部落一定的武备扶持,有利于疏解形势。”

  “只要我朝能一次拉出三十万正规野战军,那就完全不用担忧蒙古人的反噬。”

  而且赵桓没有直说的最重要一点是,只要大宋内部这些士大夫不再垄断国家,腐败剥削,大宋就不会沦落到国家封建腐朽,百姓麻木愚昧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哪怕技术没有突破性进步,中原王朝也具有开国时的气象。

  像大唐、大宋、大明,哪个开国时不是把强大的北方游牧部落吊起来锤?

  要知道这三个王朝开国时,北方的游牧部落都是盛极一时,强的令人绝望。历代都认为自己的对手:“戎狄炽强,古未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