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一城带富一国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坊,占据城市之泰半。每日每夜,都产出大量器皿、物资。”

  “在此前,我朝有举国养东京一城的说法。但如今东京城却有一城富一国的谚语。”

  “以大规模生产的作坊,雇佣工人数百乃至上千,一日所产出的瓷器、服饰,能抵其他路一县之产出。”

  刘锜吃惊的问道:“一座工坊,雇佣织工上千人?”

  杨时点了点头,说道:“不仅织工,亦有生产陶瓷的瓷匠,冶铁锻造的工匠,纸浆造纸的艺人,烧制玻璃杯盏的技术工匠。这些工坊常有雇佣工人上千者。”

  刘锜迅速盘算了一下,在陇右最繁华的西宁州,有没有哪个县境内有一千户冶铁的匠人,或者哪个县有一千户人家会手工烧瓷。

  就不比技艺了高低了,现在的问题是,偌大的一个陇右,难道就没有哪个县,手工生产的总量能比上东京的一个作坊?

  没等刘锜细思,杨时继续说道:“因为工坊规模增大,各工坊更倾向于铺设机器,如水利转轴大纺车,锻造机床与大量高温瓷窖。东京城一日的产出,是各地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漕运向东京运输的物品,主要就可以分为三类,粮食、生产原料与各种奇珍。”

  “而商队离开东京前往天下四方时,携带的物品却五花八门。他们规模虽然不如进京运送原材料的商队庞大,但显然其数量更多,而且财货价值更高。”

  刘锜关切的问道:“财货往来,商通八方,这么多财富销往各地,于国家意义何在?”

  杨时问道:“那刘都护以为国家富裕与否是从何评判?”

  刘锜思考了一下,回道:“看百姓家财是否充裕?若家家存钱百贯,天下无穷人,那大抵便是富庶盛世。如诗中所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杨时拍手,伸出手指在空中一点,赞道:“刘都护此言切中真谛。”

  随后杨时转向赵桓说道:“官家,臣记得在去岁年末,朝廷讨论过是否要降低田税。因为粮价下跌,每亩征银四百钱,已经有些沉重。”

  赵桓点头,说道:“朕记得此事。当时廷议以计相主张朝廷法度不可动辄反复为由,极力反对而结束。”

  杨时说道:“我朝历代变法更易反复,徒耗国力,此前车之鉴只是臣反对降低田税的理由之一。更重要的缘由在于,臣以为亩征四百钱,百姓的压力会一年小过一年。”

  赵桓敏锐的察觉到杨时的言下之意,问道:“计相是说我朝钱币会不断增多,百姓手中有更多钱财?”

  杨时说道:“陛下才思敏锐。的确如此。在国家鼓励工商,轻税薄赋的情况下,我朝工坊、商队贩往西方的货物价格反而可能比当地更便宜。这使我朝工坊产出的物品,源源不断卖往西方各国。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远远不止丝绸与瓷器。”

  “而且商路上从东往西的商队,甚至要大幅超过从西往东的商队。每支商队从西方返回,都带回来大量黄金、白银。”

  刘锜不明白,问道:“这是民间财富,跟国家正税有何关系?”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