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9章 更远的展望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更远的展望

  赵桓决定向商人们出售铸铁火炮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这项决断,最令人担忧的毋庸置疑就是民间拥有了大量火炮,是否会影响国家统治。

  毕竟中原有古今中外最多的农民起义。

  如果揭竿而起的百姓,拿着大量火炮来打内战,是否会掀翻大宋的统治?

  这应该是政令传出去以后,最容易引起天下汹汹物议的一件事。

  这件事,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赵桓觉得,危害性还在可控范围内。

  首先就是中原有这种经验,天朝建国后民间别说火炮了,自动步枪、高射炮、火炮应有尽有。

  两个村子争个水源,打仗都能动用火炮。

  但也丝毫不影响统治稳固,也没见谁疯了拿这些重武器对抗国家。

  而另一方面,则是国外经验。

  国外商人们拿到火炮后,没人会想着把炮口对准自家军队。

  毕竟自家军队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商人如果拿了几门炮就飘了起来,一定会被强大战列舰围起来挫骨扬灰。

  大航海时代一个接一个的国家,天文数字般的武装商船,历时几个世纪都没有商人跟自家舰队起冲突。

  总不能到了大宋身上,这个普遍共性就失效了。

  但令人最安心的一点反而不在军事上。

  当一个国家在积极进取时,生产力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多,民间想的都是如何去赚取财富,而不是想着如何去造反!

  开船出海,扬帆起航,在哪里不能赚到天量财富,为什么要对抗天子,对抗大宋百万王师?

  是殖民统治不香了吗?还是大宋百万禁军提不动刀了?

  相比于被王师挫骨扬灰,很显然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去享受生活。

  中原百姓喜欢闹起义不假,可是起义也要遵从一个基本逻辑。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那都是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面对的最后之选。

  没有人会在财富不断膨胀,社会不断进步,大家都安享太平繁华的时候去造反。

  当然了,就算是有些脑回路清奇的人想不开,面对国家稳固的统治,他也是很有可能连乡、里都没有走出去,就被捕快、巡警给抓进了大牢。

  而除了这一项关乎国家社稷的重大考量,赵桓还有一份期冀,那就是希望能通过民间的市场需求推动大宋铸铁火炮技术发展。

  卖给民间的火炮肯定不是铸铜火炮,这种铸铜材质的火炮,价格昂贵到天价,除了大宋朝廷无与伦比的财力,任何人都无法接受。

  就算是朝廷肯卖,以商人们的财富也承担不起,无法采购充足的数量来武装船只。

  所以军器三司都要推出产量更大,成本更低的铸铁火炮,来供应商人所需。

  而一旦面向市场,采购就更加直接、灵活了。

  商人们可不会在意军器三司的汗水、劳苦,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