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更换计相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担任计相。”

  赵桓沉吟,当初就是李纲担任宰相时举荐的杨时担任计相。

  如今计相临退前,赌上了自己所有的名望、资源和遗产,重新把李纲推上了计相之位,也算是报恩了。

  但杨时却认真的说道:“臣举荐李纲不为一己私利,而是切实为了国家考虑。”

  “李纲当年落相,是因为举荐折彦质统帅右路军北伐全军覆没,所举非人。”

  “但臣闻当年之战,折彦质统帅大军死战不退,力战而亡,壮烈殉国。死前身中数十箭,披数创。到死前最后一刻,依旧守在营寨中。”

  “臣与李纲都不通军事,不甚明白当初战事失败的根由。但臣以为李纲所举折彦质的确是忠心耿耿,为王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作为宰相,这便已算合格。”

  赵桓点了点头,觉得杨时说的也有道理。

  忠诚和能力,对皇帝而言,究竟什么重要?

  可以确定无误的说,对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而言,忠诚远远大于能力。

  李纲当年的落相,归根于识人不明,但作为宰相,他的基本原则是没有什么过错的。

  杨时继续说道:“李纲能力卓著,尽忠王室,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能力上统领三司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李纲为人忠烈肃穆,执掌三司比臣更合适,其能肃有司清正廉明之风,这对三司至关重要。”

  见杨时如此力推,赵桓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下来,说道:“那就让李纲接替卿担任计相吧。”

  对于李纲地能力,赵桓是信任的。

  就是他强势的作风,很容易得罪皇帝,得罪同僚。

  让他全权处理政务,他容易过于霸道,纲常独断。

  把他从政务中调出来,管理财务,倒是能发挥他的能力同时减少他性格的影响。

  杨时这个推荐,倒也颇为合适。

  这件事在会前一提,短暂商议了片刻便简单的定了下来,没有太大波澜。

  等韩穗一路疾行来到行宫,赵桓召集他们的会议正式开始。

  所有人入座后,赵桓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是想诸位集思广益,跟朕谈谈我朝的大势。”

  这个话题一提起来,所有人都是诧异了片刻。

  大势?

  圣朝如今盛世昌隆,军威无双,有气吞八荒,横扫六合之势。

  看起来,一切都欣欣向荣。

  官家这时候提的大势是指哪方面?

  右相张浚问道:“老子言,势者,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凡万物皆有势,不知官家欲谈何方面?”

  赵桓说道:“不用如此正式,朕召集卿等也不是谈国务。朕是想问一下诸位,我朝民间的工商之势如何?”

  “换言之,国家可有开历史倒车的可能性?在举国范围内,重现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可能?”

  这一点,是历史上已经上演过的一幕。

  大明皇帝朱元璋以农民之身建国,所以格外强调封建统治与稳固发展。

  一个祖宗法度,把大明几百年都锁死在一个农业帝国中,使中原的开拓进取,文明创新精神直接遭遇重创,迅速落伍于世界。着实可惜。

  赵桓希望的是形成一种大势,一切的事情,不用赵桓去推动,工商业就会蓬勃发展,商人就会主动去开拓夷州等新打下来的土地。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