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0章 士大夫当出于民_刘铮郑月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有限,上下阶级也存在各种竞争,这也就让很多士子,开始玩弄权术,这是士大夫的悲哀。李斯,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更是同窗好友,但当韩非来到秦国时,李斯害怕韩非会取代自己,就陷害韩非,并且毒死了他。

  刘铮又问:“先生推崇朱程理学,刘铮便问,先生以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如何?”

  李煌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大善也!”

  刘铮再次笑了。

  “民胞物与”这个哲学理念,是华夏宋代理学家,张载的一句话。后来程颐将其改名为《西铭》,对其极为推崇,并且将其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民胞物与”,是儒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以仁爱的德行,对待宇宙间的万物,天底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都是我的同伴好友,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去对待他们。

  在士大夫看来,天下民,都是其同胞,有物愿与之。

  四海之内皆兄弟,故而当庇天下之人。这就是儒家思想中,士大夫仁政爱民的体现。

  “好!”

  “哈哈哈哈,这才是真才实学!”

  “看,朱程理学才是正统吧!”

  “刘侍郎,还是不行啊!”

  一群人文武官员,已经开始要庆祝了。

  李焞这个时候,也笑了出来。

  他明白为什么刘铮要问这些了。

  他在引导。

  他在慢慢引导这些人,往一个巨坑走去。

  果然。

  刘铮笑道:“故,士大夫之气质,一在学识,二在德行,三在忧患,四在浩然正气,五在自强不息,六在为社稷,而不畏死!先生,以为如何?”

  李煌哈哈大笑:“大善!”

  “大善!”

  一群人,也跟着纷纷应和,登时现场的气氛,都变得似乎和谐了很多。

  “然……”

  刘铮突然话锋一转:“刘铮是不是可以为,从道不从君,却从民?”

  “从道不从君,却从社稷?”

  “从道不从君,却从天下?”

  “从到不从君,却从民意?”

  李煌一脸大气凛然:“文以载道,自古如是!士大夫,当担天下民意,担天下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虽死无憾矣!这岂不就是刘侍郎所说圣人?如何?”

  “好!”

  全场再次喝彩声起。

  掌声雷动。

  李焞也皱了一下眉头。

  仁显王后,以及李泫雅,都一脸担忧。

  民众们,也是面面相觑,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士大夫此时的声音太大,似乎盖住了一切。

  却不知,他此时已经掉入,刘铮的陷阱之中。

  刘铮哈哈大笑,突然指向这围观的百姓,民众:“那刘铮敢问先生,你们有曾问过,他们之意,可曾需要你们去担?”

  士大夫的大小声,戛然而止。

  刘铮继续喝道:“他们的天下,可曾求你们去治?”

  “他们想要的社稷,他们想要的李朝,他们想要的众生,他们想要的朝堂,他们想要的王室,你们这些士大夫,可曾去了解过?”

  一连串的问题,当即让这些士大夫,脸色大变,无法回答。

  百信,民众们一听,刚才被这士大夫搞得很是懵逼的他们,一下子就活了过来,脸色扭曲,张牙舞爪。

  “对!你们可曾了解过?”

  “好!”

  “你们为何就能代表我们?”

  “你们知道个屁!”

  “春耕秋收,你们知晓多少?”

  “几尺布,可做衣裳,你们知晓?”

  “我们需要你们兼爱?”

  “我们需要你们忧虑?”

  一下子,全场气氛,都被点燃起来,这一次,来围观的民众可是不少。

  “你,你们……”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刁民,刁民!”

  “有辱斯文!”

  “你们懂何治国之道?”

  李煌都脸色一沉。

  刘铮却是微微一笑:“先生标榜的士大夫,为天下先,为天下忧,为天下死,为天下治,为天下不从君。”

  “那先生可曾想过……”

  “士大夫,当为民,然士大夫,也当出于民。”

  这话一出。

  所有人脸色一变。

  这。

  才是当今李朝,最大的病症。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