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准备搬家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前万般涌上心头,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她便不用活了。

  出了正月,宋家就张罗着搬新家,宋念跟王鑫宋勤三个人在新宅子里量好该摆放进去的家具尺寸,就去木匠铺子订了家具。

  其中有几样,比如上面挂衣服、下面叠衣服的柜子、可以在院子里放的摇椅、还有倾斜着的小书桌,都是之前宋筠和父母分开住时提的要求。

  只是那时候时间紧,有的也没完全按宋筠的想法做,这次住了这么好的宅子,当然得一步到位了。

  宋念觉得这些家具样式都挺实用的,干脆各打了一份儿,甚至还给客房安排上了。

  宋老太太和沈氏这对婆媳俩也有事情做,那就是去人牙子处买下人。

  这次需要的人不少。

  和王璞家想合伙做生意,铺子不出也就算了,做手工皂的人手也得出吧。

  制作流程中的机密挺多,雇人不够踏实,最起码关键步骤得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需要有卖身契的工人了。

  此外,青麦离开那么久,白穗一个人又是伺候沈氏又是伺候宋老太太的,也不是个办法,得买人。

  不过,临了临了,老太太终于吐了口:

  “也别给我买丫鬟了,把李婆子分给我就成,咱们买个好点的厨娘吧。”

  难得啊,老太太可能是在府城这一个年过的,终于意识到李婆子的厨艺是自家的减分项了,决定不再让对方插手厨房的事宜。

  早就该如此了好么!

  宋筠心下叹息,李婆子糟蹋了他们家多少好肉好菜啊。

  这么算下来,就得买六七个人了,但还不止。

  宋念又提出了:

  “我们想种辣椒,也得小心着些,等着把那些布料珠宝换成钱,也去郊区或者临近的村里买个庄子,专门用来种辣椒。保险起见,近几年就不租给佃农了,还是专门买人回来更踏实些。”

  宋筠大力支持,辣椒种子一旦流出去,他们可就吃不上这头茬的好处了,绝对不可以。

  而且她空间里还有红薯需要种,玉米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但也可以试试,总之,一旦买了人回来,绝对用得上。

  不过她手里无论是辣椒种子,还是

  东边的客院叫做金院,是套三进式的四合院,从位于东南角的正门进去是第一进院子,迎面一道影壁,上镌“金风送福”四个字。东边小跨院里,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厮正在那儿擦一顶小轿。穿过垂花门后便是正院,北面三间上房,西侧两间耳室,东侧一耳室一穿堂。东西两面各三间厢房一间耳室,由抄手游廊串连起来。从正房东耳室旁边的穿堂穿过去便是后院了,坐北朝南一大排后罩房,一直往西走,过一个月亮门,在正房与后罩房之间的西北角处有一所极小的跨院儿,那就是小厨房的所在了。路边的民居跟牲口棚似的,土墙草棚顶屋子,又矮又小又破,要不是用篱笆墙围了个院子,里面晾有粗布衣服和麻线,放置有生产工具,很容易让人误会成羊圈。

  地里的那些人穿的全是粗麻布做成的单衣,连布料都舍不得多用,衣摆只到膝盖处,光着脚板干活,衣领是交叉式样的,一条粗布腰带束上就算完事。弯下腰拔草的时候,能看到衣有下面的兜裆。

  县城的城墙比他家的院墙还矮,只有丈余高,搭把稍微高些的梯子就能上去。泥土混着干草夯成的墙,灰仆仆的往下掉土渣,再衬着城门,郡的地盘上建县?谢有文能答应?”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