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王雅维的婚礼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晋王这个状态了:

  因为外祖家受猜忌,所以成了不被亲爹爱的小可怜。

  新郎官的舅舅来了,好歹也是有个长辈在,准备工作进行得就更顺利了,八月底的时候,就到了正日子。

  在婚礼的前一天,是晒嫁妆的日子,无非就是把已装好箱的嫁妆都摆在院子里,上附嫁妆单。

  别的都还好,多数是珠宝首饰、珍玩器物、田契地契:文房四宝与书籍等,其实还有家俱的,都是按照王府正院的规格提前丈量了尺寸,然后用早就存够的好木料打的,几天前就都搬了过去。

  宋筠见过自家姑姑嫁人时的嫁妆,虽然比王雅维的缩水了不少,但类别大差不差,没太大区别。

  她唯一感兴趣的,反而是一个紧闭着的小箱子,上面写的是粮种。

  对这么个小小的箱子,多数人都没当回事,只以为王家是在拍皇帝的马屁。

  毕竟近几年京中那边隔几年就有某某地方官、某某商人进献粮种,或者是常见麦穗多了几十粒麦粒的“祥瑞”,上行下效嘛,王家把女儿嫁入皇室,多少也得凑个热闹。

  但也有几户知情人,都颇有深意地笑了,所谓粮种,不就是年前王璞找人合作种植、联名上书要用的土豆嘛。

  他们觉得王璞这一手,倒是玩得正合适。

  原本这种事牵扯上皇子,就比较敏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蹭从龙之功,多数人只想做“摇曳生姿”的芦苇,平时随意摇摆,等大局已定的时候再一门心思地偏向胜利者。

  所以,对于晋王要参与,也不是没人心有疑虑。

  但就像王璞考虑的那样,在晋王的地盘搞这么大的事,你不通知晋王,会不会让皇上觉得这是在看不起皇子?

  如今以女儿嫁妆的形式过了一道手,虽然大家还是能看出来这是给晋王送功劳,但好歹有个缓冲的余地。

  宋筠也看出来这是土豆了,暗道,这么些嫁妆的价值也比不过一箱子啊。

  哪怕最后功劳都是男人们的,可王雅维多少也能沾点光吧,不求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让晋王尊重嫡妻、确保儿女的地位,宋筠觉得还是可以的。

  宋家属于娘家人,所以无缘去王府里的婚礼现场,反而得留在王家参加王家的宴席,这一点,就和前段日子王绍的婚事很不一样。

  宋筠年龄小,长辈们觉得外头乱哄哄的,怕看不住她,就让她和一群年龄差不多的小豆丁在一块儿,被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听着外面的嘈杂声音猜测一下迎亲的进度。

  参与感真的够低了,像围观女性长辈们教导王雅维“御夫之术”,或者看看迎亲的环节,宋筠通通做不到,只能在两个哥哥们偶尔跑回来喝水的时候问上几句。

  唐家也来了,他们无论是去王府参加男方的婚宴,还是来王家都可以。

  但唐府尊与皇子保持距离的设定不倒,所以他带着妻儿来的是王家的宴席。

  所以,宋筠时隔一年,又见到被晒黑加变壮的唐晏。

  “您这是又上山学功夫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