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讲学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的饭。

  宋念他们连座位都没摸到一个,只能拿着本书,里面夹了几页纸,还有两支碳笔,乖乖地站在教室最后听课。

  今天来的这两位,都是官学教授,平日里教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或是权贵家的孩子。

  这样的教学资源,属于在场的学子们连边都摸不着的,属实是首都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给山区学生进行教育扶贫来了。

  所以在场的人,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听得很认真,宋念的笔记都记的字快飞起来了,这时他不由庆幸自己用的是炭笔,方便速记。

  其实。他用炭笔在文章上做批注的时候,被其他人看到后,还有人说他这种行为是对学问的不尊重。

  如今炭笔的用途是很局限的,基本是匠人画直线画设计图,或者是铺子里的前台记录单子的时候。

  最文雅的用途,也就是画工笔画的时候用来打底,但也不是没人说这样画的画匠气太浓,美则美矣,全无灵气。

  但宋念之前看宋筠常拿着写写画画,倒也体会出了其中的妙处,就也学着用了。

  至于嘲笑声嘛,用宋筠的说法就是,你失败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而你成功之后,用炭笔记录笔记就是独特的学习方法了。

  这种厚脸皮的自我开脱,宋念简直深以为然:

  就像他娘坚持供他读书的时候,考上秀才之前多少人说他们是在糟蹋钱,如今不都是夸宋老太太“为儿女之计深远”嘛。

  两位教授各给上了一个时辰的课,到最后天已经暗了下来,都得点着蜡烛才能看清书中的文字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谓的答疑解惑时间自然是没有了,下了课,两位老人就被马车接走了。

  屋内的举人们恭送二人离开后,才有人哀嚎道:

  “原本就只有两日,今天还晚了一上午,唉,我从月初起就开始积攒问题,如今看来,是问不上了。”

  另一个人插嘴:

  “可不是,但也没办法,各位大人愿意抽空来给我们讲学,已经是皇上开恩了,我们难道还能指望和官学的学生一样的待遇吗?”

  宋念竖着耳朵听了圈其他人的闲聊,总算是大致听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也是一个朝代建立得久了,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

  就跟现代一样,建国前五十年,是阶级流通通道最开阔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下面的人,努努力,或者运气好,再或者出了有天赋的人,也就爬上去了。

  而上面的人,站队站错了;想拿乔却不注意分寸;或者是自以为家世足够牛,哪怕是乱世也觉得兵蛮子不敢对付他们,从而连个护卫都不安排好,最后被一锅端的;林林总总,也就掉下去了。

  而一旦时局平稳了,阶层固化的就很明显了。

  对统治阶级而言,固化当然有好处,子子孙孙都是人上人嘛。但站到一定高度,比如皇帝,那就令人不快了。

  最起码,任何一个皇帝想在朝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都不能只指望着和互相勾结的大家族们做利益交换吧,也得有孤臣、忠臣、只依仗皇权才能站稳脚跟的那群人。

  外戚可以,宦官可以,但豪门出身的读书人更可以啊。

  所以,在教学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被录取概率和家世逐渐成正相关的时候,皇帝决定给寒门子弟开个小窗户,那就是适当地开点小灶,给点补助。

  像京中廉价的住房、免费的学舍、以及定期的特级教授讲课,就是这么个存在。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