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8章 血战大凌河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疆区、蒙古视为清朝版图以内的国土,然而实际上清朝官方并不认为这些地方是他们的领土,反而认作是外夷藩卫。

  就是替中国作为屏障的藩属之地,同朝鲜、安南、琉球例。

  内扎萨克、外扎萨克的区别。

  “谕军机大臣等、长麟奏。筹议青海蒙古地方安设卡伦,诸多未便,所见甚是。蒙古王公扎萨克,本为中国藩卫,若以内地之兵,转为外藩防守。不特于理不顺,亦于体制非宜。且以内地官兵,前往蒙古地方安设卡伦,必须踰越番境,更属孤悬,鞭长莫及。”

  这道旨意是载于清实录中的嘉庆圣旨原文,大意是青海蒙古人受到番人(高原人)骚扰,便向清朝求助,但是嘉庆认为以中国之兵帮助外藩防守,于理不顺,且鞭长莫及,所以这事管不了。

  “天朝统驭外藩甚多,如额鲁特、土尔扈特、乌梁海等、岂无偷窃之事,从未请天朝发兵搜捕。何独尔等频频烦渎?且番众久隶帡幪,从无干犯天朝之事,尔等惟当严守疆界,勉力自卫。”

  这道旨意则是说外藩的事情外藩自己处理,别烦天朝,就差明言那是外国的事,与中国无关。

  嘉庆作为清朝皇帝,其态度当然是清朝官方态度,因此定性清代版图时,有必要参考一下人家皇帝对领土的概念和看法。

  而清朝灭亡时本身就剩直隶巴掌大的地盘,比明亡时还惨,若干嫁妆论,领土有功论,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害怕被清算的别有用心之语。

  诸如五族共和说法是满清宗社党提出,结果被人强加给中山先生。

  “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敏族主义的国家。”

  “盖藏、蒙、回、满皆无自卫能力。发扬光大敏族主义,而使藏、蒙、回、满同化于我汉族,建设一最大之民族国家者,是在汉人之自决。”

  总统宣言中亦未明五族共和,而是说合五族为一人,如秦统一六国,国号为秦,使四族皆合为汉,定统一族名为汉。

  对待历史,要客观,歪解篡改实没必要。

  作为维新皇帝,贾六是保守温和派,化旗为民、出旗为汉,各族统一为一族,是他的基本国策,由此治国理政都是以这个理念来实行的,从不采取激进手段。

  这次锦州屠城事件纯属意外,非本心所为。

  故还是希望今后无论内外,皆为中国。

  如此自然要出兵雪区,对侵略者迎头痛击,并在雪区彻底肃清不稳定因素。

  计划中,待杨遇春扫平东南,便让其率部往金川,边练边打同时适应高原气候,减少将来进军雪区不必要的伤亡。

  现在,却是要等第二军的捷报了。

  他赶时间。

  按汉人的习俗,年三十晚上是要给老祖宗们送压岁钱的。

  可不能让太祖皇帝等太久,要不然下面物价飞涨,年货怕都买不全。

  大凌河,一场大战正在进行。

  奉兵团部命令率军东进十三山增援第二军的安木部遭到满蒙骑兵的合围。

  连绵十数里的战场上,满蒙联军投入了一万六千余骑兵,各式颜色的军旗在阵中不住挥动。

  炮声、铳声,各式爆炸声不绝于耳。

  战场上空飘起的永远是硝烟,烟雾不断在场战上升起,然后被风吹往下一处。

  远远看去,就如同起了浓雾一般,哪怕天空晴朗,太阳高照,身处战场中的敌我双方视线也永远超不过里许。

  黑烟中,就见一名八旗将领策马立在石桥上,不住挥舞手中的八旗军旗。

  每次挥动,满蒙联军阵中必然奔出一支骑兵,以大无畏的精神冲向维新军的大阵。

  作者注:嘉庆对国土定性的记录载于《清实录》,非杜撰,对于研究清代版图问题应该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