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立太子_大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起身来。

  “今日是还都后的第一个大朝会,你们满脸喜气,一瞧便知你们心里欢喜。没给你们说,朕也很欢喜。”李旦脸上泛着笑容道。

  “呵呵。”群臣出一阵畅笑声,个个欢天喜地。

  “欢喜归欢喜,国事还是得处置,有本就上奏。”李旦道。

  然后就是群臣开始奏事。虽然还都了,但事儿却不少,有很多事情要处置,这一上奏就是费时老长。

  终于告一段落了,李旦问道:“还有本奏么?”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有人上奏了。

  “没有本奏了,那朕就说一件事。”李旦站起身来,眼睛瞪圆,道:“众卿皆知,立太子之事争争吵吵近十年,难以决断,以致于各种见不得人的事儿层出不穷,朕多次遇险,九死一生。朕思来想去,这立太子一事不能拖,还是早立早好。”

  武则天一朝为了立太子一事争争吵吵近十年,为了当上太子,武三思和武承嗣见不得人的事儿做得很多,多次对李旦痛下辣手,李旦是九死一生。

  “朕有六子,成年者有长子成器,次子成义,三子隆基。”李旦打量李隆基三兄弟,缓缓道:“朕能当上皇帝,皆因隆基之功,若立隆基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然,成器年最长,而曾为太子。如何决断,还请众卿畅所欲言。”

  李隆基非凡了得,把李旦一手推上皇位,要是没有李隆基,李旦不可能当上皇帝。甚至于,他很可能遇害了。李隆基有大功,立他为太子,名正言顺。

  可是,李成器是长子,而且在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时,就被立为太子,他也有资格当太子。

  群臣把李成器和李隆基瞧瞧,没有人说话。

  两人一个“贤”,一个“长”,各有优劣,就看从哪个角度出了。这事儿,还真是难以决断,群臣不能不慎重。

  “国老,你以为呢?”李旦只得点名了。

  “这……”立太子这事儿来得突然,狄仁杰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区处,沉吟着道:“一个年长,一个贤明,立长还是立贤皆可,还请陛xià裁处。”

  “你……这话不如不说。”李旦很没好气,正因为李旦一时难决,这才找群臣商议,狄仁杰倒好,模棱两可。

  “陛xià,臣真不知如何区处。”狄仁杰忙解释一句。

  “张柬之,你以为呢?”李旦问张柬之。

  “陛xià,此事真是难决。”张柬之沉吟着道:“若是立长的话,大唐不会有问题,至少会八方不动。若是立贤,大唐将倡大。如何区处,还请陛xià处置。”

  李成器虽然不如李隆基有才。却也不错。也是一个精明人。守成绝对不会有问题。

  李隆基的才干不需说的,他已经用他非凡的功业证明了这点,若是立他为太子的话,很可能是又一个唐太宗,唐朝扬光大不在话下。

  究竟如何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