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 等一个发展契机,这是觉得又行_苟在诊所练医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等一个发展契机,这是觉得又行了?

  要打破诊所无法开展住院业务,无法做三四级手术等限制,其实也不难。

  只要规模上去了,申请升级为综合医院就行了。

  小诊所一般很难一步到位,都是慢慢壮大的。

  先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然后评上二甲了,就可以冲击三级乙等医院。一般较少升级为三级丙等医院的。

  这是从根本利益考虑出发。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医疗行业尤其如此。

  通常情况下,丙等医院都是各方面评定较差,差不到考评标准,这才定为丙等医院。

  也有的是医疗质量等问题,被降级。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好。

  虽说大多数患者不懂这些,但是有懂行的随便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说一声,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那家医院不行。

  这会严重影响门急诊的业务量,招医生、护士、行政这些,高端一点的人才就很难招进来。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很难看到有人挂牌,二级丙等医院、三级丙等医院的招牌。

  相信没哪个学生会在自己脸上写,我是差等生几个字。

  除非脑袋上有包就差不多。

  李敬生的阳光诊所,本来以他现在的能力,还有经济收入,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阳光诊所一步步往上升级。

  但是与付院长有着君子约定,这十年必须控制诊所规模,医生与护士的数量不能超过五十人,他必须遵守。

  医护人员的数量控制在五十以内,其实不算什么。

  因为李敬生本来就想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走精英路线。

  诊所最近都没有再招新的医护人员,便是为了把宝贵的名额留着,专门招精英人才。

  招收精英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

  因为有点本事的医生与护士,很少有人愿意进一家诊所工作。

  还有,招过来以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关。

  得想办法带领他们创收,养活他们。

  一个厉害点的外科医生,没有四五万一个月,很难留住人。优秀一点的护士,行情价基本上都在两三万一个月。

  就拿组建一支外科团队为例。

  主刀由李敬生本人担任,想要做大手术,至少需要三名医助。

  正常情况下,一助的实力不会比主刀差太多。

  二助与三助也是各有特色。

  很多人认为二助与三助就是负责拉钩、缝皮的,那是指一般的手术团队。

  比如一个导师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让手下的规培生当二助、三助。想想看,发到人家规培生手里的工资也才两千一个月,总不能指望人家比主治还厉害吧?

  能帮着拉个钩,缝皮关腔,已经很不错了。

  真正想建立一流的外科团队,二助、三助,同样会非常牛B。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工资不会低。

  二助至少需要月收入三万左右,三助不能低于两万。

  护士至少需要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